六十、總統「靠勢」 踐踏軍魂
2021-09-03 聯合報 / 黃聰哲
軍人節是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中樞秋祭的日子,依例府院高層到忠烈祠,對奉祀祠內的眾多殉職軍人,表達最深敬意。緬懷先烈,軍魂應是國殤永恆的主題。軍魂必須奠基於國魂之上,而國魂必源流於民族魂的傳承。軍魂、國魂、民族魂三者合一,自有其精神文化軌跡,缺一不可。
行義以衛家國,居仁以親民愛物,居仁由義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是民族文化道統,也是我們的民族魂。國魂則必須建立在國家的認同上,中華民國明定於憲法總綱,至於「中華民國在台灣」、「中華民國是台灣」並非軍人所服膺的法統,而是綠營人物為台獨思想的「政治橋接」;捍衛中華民國永續生存,在軍人方寸之中,應不可撼動,立志盡心為忠,維護憲法建立國格方有國魂。《墨子.經上》曰:「勇,志之所以敢也。」軍人具備護國衛民勇敢之志,是在戰場上敢作敢為的基礎,如是軍魂方得彰顯。
兵尚勇,勇而無禮則亂,故約之以禮,禮失則罰,反之禮逾節則招辱。年初小英視導工兵群,啾咪手比愛心「實施愛的合影」,然後揮動雙手送小英,亦步亦趨高唱:「一想到你啊,就讓我快樂。」日前又發生有空軍少校,於總統府前戎裝雙膝長跪陳情,導致輿論譁然。《釋名》云:「跪,危也。」跪對軍人而言,不僅是屈辱,且跪與敗亡常被畫上等號,軍風何以至此,實令人憂心。
揆諸其心理因素,因小英是權力核心,且掦言「我是國軍靠山」,行禮逾節是一種親狎權貴的心理投射,甚或是妄想依恃萬應婆,祈能有求必應。「靠山」一詞,常見於鄉土劇中的對話,亦是黑道圍事的依託,如此粗俗不堪的「靠勢」劣根性,出自小英文青的口語,加諸政客染指,若軍中高層再柔媚配合,軍魂寧折不屈的傲骨,就此被踐踏拉黑了,如是氛圍軍魂不亡者幾希矣。
「今日台灣,明日香港。」讓辣台妹撿到槍,大力操作仇中反中。「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迴力鏢即刻回撲小英,還挾帶南越、伊拉克、庫德族等歷史經驗,瞬間將局勢拉回現實面,小英靠山的戰略思維是否要檢討更務實些。「美軍不替懦夫流血」,環顧內部有强悍辣台妹小英,掃把論的閣揆,及奉陪到底的霸氣部長,以府院口氣絕非懦夫,然兩岸戰力懸殊,年輕人願上戰場護台,但拒恢復徵兵制,現實與理想相悖。
「自己國家,自己救」,若缺國魂及軍魂,那也僅是句口號而己,豈不令人喟嘆。袞袞諸公口出豪語,然端不出具體長久自主應對策略,會否有如乳犬之犯虎,空有鬥心之譏。面對戰爭,《司馬法.仁本》道:「知終知始,是以明其智也。」應是在位大人所應慮者。
軍人櫛風沐雨,堅守崗位,效忠中華民國,捍衛人民安全,值此佳節,祝福軍人節快樂!
六十一、
【文化印象】 菊潔菊香菊凌霜
人間福報 縱橫古今 文/黃聰哲 |2021.09.21
菊字,始於篆書,形聲字,从艸匊聲。艸表意,表其為草本類植物;匊表聲,匊有滿握滿捧之義,這是就花朵形體而言,故《說文解字》言:「菊,大菊,蘧麥。」《爾雅》亦云:「蘜,治蘠也。」《郭註》:「今之秋華菊。」在古文經典中,蘜、鞠,皆同菊。
菊入文獻記載,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凡之山……其草多菊。」其中所言之菊應屬野生菊;而在《周禮‧秋官》:「蟈氐『掌去鼃黽。焚牡蘜,以灰灑之,則死;以其煙被之,則凡水蟲無聲。』」說明了其在生活上的實用價值。
春秋戰國時期,將菊比興為君子的當推屈原。〈九歌‧禮魂〉:「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由於菊的高潔清香,在禮魂中用於祀禮供神。而在〈離騷〉,多用香草比喻君子的志行:「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飲露是表示自己不與世同汙,菊本高潔,夕餐秋菊落英,其精神亦本乎於此。在〈九章‧惜誦〉中,「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屈原在苦思自己的出路時,還是堅持播種江離與滋養秋菊,為來春焙製芳香的乾糧,以保有美好品德。
中國古代養菊以實用為主,自從屈原餐菊之落英、東晋陶淵明因採菊而見南山,才將菊提高到文化層次。唐朝栽培技術採用嫁接法繁殖,使品色多樣化,甚而東傳日本。宋朝栽培菊花更盛,品種大量增加,園林觀賞成為風氣。明末清初,透過荷蘭商人遠傳歐洲,菊花以中國為基地,帶動了種菊、賞菊、愛菊的潮流。
始觀菊形態,初春生細苗,夏葉舒展,疏密有致,株莖均整;秋霜圓花高懸,花貌豐滿,花色豔麗,花姿優美;秋風吹送散發出淡淡的清香。當今菊因品種、地域,及栽培技術的進步,使莖、葉、花各異,味有甘苦之別,花有大小之分,花期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序,然受喜愛則一致。
次觀菊神韻,菊冒霜吐穎有梅之貞,菊傳香有蘭之幽,菊之雅有蓮之潔,名列花中四君子。
終觀菊意境,中國詩歌中常用比興的手法,將歌詠的內容、意境及精神現象,內化成「內美」及「修能」,進而默化為獨持的氣質。
菊隱逸:花開不並百花叢,不與眾花爭豔,時至金秋吐芬芳。五柳先生辭官採菊東籬下,隱居不再出仕,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隱士」的封號。
菊貞質:重九節令霜降,百花盡凋零,獨存秋菊能傲霜,隱喻其貞質晚節。
菊幽隱:菊始生於山野,可植根於幽崖,亦可伴生於竹籬外;落花無言,人澹如菊,猶如避居山林的隱逸者,不為俗染。
菊幽香:深叢隱孤芳,遇秋風輕送,方知金菊暗藏幽香;喻文人道風德馨,不肯就飄零。
菊隨緣:菊可在籬邊傳送幽香,亦可在府邸展其花色,甚且也可到我家顯雅姿,隱喻文士可止可仕,一切行止一德隨緣。
菊花原產於中國,經過三千年的演化,逐漸形成了養菊、賞菊、品菊、詠菊、畫菊,將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交融出特殊的「菊文化」。再透過文士比興手法,使菊花成為隱喻人格的特質,將菊花高潔、清雅、堅貞、淡泊等象徵意義,與儒家之高潔,道家之隱逸,匯流成中國文化傳統特色。
【文化印象】 朝開夕落木槿榮
木與堇字組合成槿字,《玉篇》:「木槿,朝生夕隕,可食。」其別名自古多樣,《詩經》名為「舜」通借為「蕣」,皆謂英華,至於「橓」字,古同蕣,然其義指槿木。
《爾雅》在「釋草篇」指出,椴、櫬、木槿其名雖異,然實同一物。《本草綱目》稱木槿為日及、藩籬花、朝開暮落花;《群芳譜》則名之為瘧子花。若以地域而言,南方稱赤槿,齊魯謂之王蒸,閩南一帶則名為喇叭花。
《爾雅‧釋草》載:「椴,木槿。櫬,木槿。」將木槿歸類於草本植物解釋。樊光《爾雅注》:「其花朝生暮落,與草同氣,故在草中。」古人以氣本論詮釋萬物,這是儒學特色,但以氣來區分草本、木本植物,似乎失之偏頗。王夫之《詩經稗疏》:「舜字或作蕣字,從草,草類非木。」以蕣字從艸義來推論,殊不知椴、櫬、槿皆從木,以蕣字的本義去推論草木之別,難免失之千里。
晉‧郭璞注:「似李樹,華朝生夕隕,可食。」木槿似李樹,應是目視。事實上,木本植物具有宿存性的莖幹,莖內木質部發達,且質地較為堅硬,依現代植物分類,木槿屬木本植物落葉灌木。
觀其形,莖木如李,耐寒落葉灌木,可種可插,叢生地上,生之易者,莫過斯木,枝葉繁茂,樹樹相連,枝與技相交。夏至之月誕英,五瓣成一花,發灼灼之殊榮,朝開暮斂,深秋結實,唯台灣罕見。
次審其神,進而會其意。木槿雖僅是鄉土花木,然經過各朝代文士心理投射,含蓄抒發了複雜的內心世界。將木槿的神韻意境,以聯想、比興的手法,因物喻志,托物寓情,在中國文學史上一路鋪陳傳頌,已深植人心,與民族情感匯流,自有其象徵意涵,茲分述如後。
一、灼灼英華如美人:《詩經‧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該文敘述屬於賦的表現手法,時當夏秋之際,木槿花盛開,詩中的男女一同出行。他們一會兒趕著車子,在鄉間道路上飛快奔馳;一會兒下車行走,健步如飛。借木槿灼灼英華,比喻女子美貌,以寫意的筆法,人花相互暉映,歡樂氛圍令人心曠神怡。
二、舜英朝發夕落是本性:木槿英華,晚爭辭蕊,朝鬥發花,夏末蕊纍纍,深秋即寂寞,非關桃李後,為欲繼年華,此乃物理現象。
三、生命力強韌:槿花一日一回新,未若桃李,須到明年春。木槿深具頑強生命力,從仲夏綻放到深秋,蕾不斷,花不斷,花開花落花如舊,換舊添新底用催。因此韓國以木槿花為國花,並於國歌的歌詞中寫下「華麗江山三千里,無窮花遍野盛開」,無窮花即木槿花,以表達大韓民族與文化的傳統象徵。
四、木槿籬形成田野景緻:持錢買槿栽,木槿成籬落,成蔭又得花,花開亦可觀,引來蜂蝶動,夏牖竹稍風,田野好風光。
五、小人心志不堅如槿花易變:孟郊詩云:「君子芳桂性,春榮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同是木槿花朝開暮落,孟郊用來比喻人的感情易變,小人持志不堅為「槿花心」。
六、以槿花不爭春比興君子品德:戎昱〈紅槿花〉:「花是深紅葉麴塵,不將桃李共爭春。」不與百花爭春,超然物外,象徵君子美好的品格。
七、從木槿看世道,盛景轉瞬空:木槿花朝開暮落,形容韶華易逝,生命短暫的心理投射,引發儒士「須臾淹冉零落銷」(南朝宋‧鮑照〈擬行路難〉)及「暮落實堪嗟」(唐‧白居易〈和微之嘆槿花〉)的喟嘆。進而思「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魏‧阮籍〈詠懷八十二首〉)甚至思勸「未央宮裡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唐‧李商隱〈槿花〉)
終究流年似水,今朝舜華已非明日舜英。禪師聽風觀雨,應知槿花殘,悟世幻化,如木槿之謝,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木槿籬在古代就很普遍,從歷代詩文中,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的槿籬文化,淡素樸實、芬芳幽雅,對木槿花朝發夕萎的比興,在中國文學史又穿梭幾千年,成了華夏民族歷史共有的文化記憶。
- 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文/黃聰哲 |2021.12.30
萱草別名甚多,如《詩經》作諼草,《說文》作忘憂,鄭樵《通志》作合歡,《風土記》作宜男,因其懷妊婦人佩其華,可生男故名之。於諸多別名中,合歡非萱草疑誤稱,宜男屬風土習俗不宜盡信。中國社會講究個人身分和角色,往往將多重身分和角色聚集於一身,古代女性常將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女者同屬一人。為人母者,親愛利子謂之慈;為人妻者,與夫和合繫念而生情;為人女者,承老謂之孝。
《詩經‧衛風》云:「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此章屬賦體,君子行役,為衛王前驅,過時不反,其婦人思之至甚,既生首疾,恐以危身,故言何處可得諼草,將其樹之北堂,冀觀之以解思君之憂。諼草,即萱草,取忘憂之義。又《儀禮‧士昏禮》云:「婦洗在北堂,直室東隅。」北堂,為母親起居之處,萱花植於居所北堂,從此將萱花、北堂,比喻為母親。到了唐朝孟郊〈遊子詩〉云:「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慈母倚堂門,便成千古絕唱。古典萱草文化,由思君轉化成抒發母子深情。
首觀萱草形態:冬季叢生,葉呈劍狀柔弱四垂,四時青翠。五月花莖至葉叢抽出開花,朝開暮落,至秋深乃盡。花型初發如黃鵠嘴,進而成漏斗狀,花色豐富甚美,植物特性易繁衍。
次審其神韻,進會其意:萱草經歷代文士以詩詞歌賦傳頌,形成了普遍的文化認同,所比興的意象深入人心。三千多年歷史文化,將萱草花經典化成若干意象,分述如下:
一、食療以忘憂:嵇康《養生論》云:「中藥養性,故合歡蠲忿,萱草忘憂。」到了明朝李九華《延壽書》亦云:「嫩苗為蔬,食之動風,令人昏然如醉,因名忘憂。」皆主張食之療愁。到了李時珍《本草綱目》,則主張:「故欲樹此草,玩味以忘憂也。」是以心玩賞體會其意味,似乎作了微調,將萱草花往賞花解憂詮釋。
二、體柔性剛,蕙潔蘭芳:萱草翠葉萋萋,灼灼朱華,風來乍有香,蛺蝶戀花,有一股外柔內剛、端莊雅達的風采,令人賞心悅目。蘇東坡〈萱草〉云:「萱草雖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亂葉中,一一芳心插。」「芳心」即母親的愛心,萱花的美,助人轉移情感進而療愁。
三、採萱草以救饑:元扈云:「花葉芽俱嘉蔬,不必救荒。根亦可作粉,如治蕨法。」古代救饑採嫩苗葉,煠熟,水浸淘淨,以油鹽調食。今之閩南所稱金針花可食用,已大量栽培,唯其中含有「秋水仙鹼」,宜用熱水焯過,以去其毒性。
四、植萱孝母:宋代家鉉翁〈萱草篇〉云:「詩人美萱草,蓋謂憂可忘。人子惜此花,植之盈北堂。」遊子遠行恐未能速歸,植萱花於北堂,祈望慈母有萱花相陪忘百憂;植萱孝母,更加深了中國孝道文化的意象。
五、植萱頌母壽:元代王冕〈今朝〉云:「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植萱頌母壽是植萱孝母文化意象的展衍,叢萱孔茂,以題辭、繪圖、作賦,頌母壽綿長,使療愁解憂的萱草帶了幾許喜慶。
萱草文化是中國孝道文化的經典意象,是經過主流敘事,也藉助論辯包容,再加入民族情感,建構起整體性、持久性的文化譜系,所以能如此深入人心。
福運旺來 禍福相倚應為大人者誡
2022-01-15 04:55 聯合報 / 黃聰哲/自由業(雲縣西螺)
總統府公布小英總統署名虎年春聯賀詞「福運旺來」,「福」取「虎」年諧音;人民這廂卻驚聞F-16V墜機、國門也面臨新冠侵門踏户威脅。唉!是否被連續公投補選勝利嗨翻,不知福為禍之門,禍福相倚的道理。
環顧時局,經濟學人稱台海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窺其脈絡,上位者拒絕「九二共識」,連串反中的作為,主觀認定台灣有事「美國馳援」;親綠學者呼應「首戰即世界大戰」,使原本美中台三角關係,形成二元化對立,並將台灣推向中美對抗馬前卒,真成「險地」?
另一面,國防部邱部長老驥伏櫪,深知兩岸風雲起「台灣到處都會是戰場」,力主「自己國家自己救」,年輕世代雖願上戰場護台,然據民調顯示作戰信心未過半,現實與理想悖離。《韓非子.亡徵》:「恃交援而簡近鄰,怙強大之救,而侮所迫之國者,可亡也。」亡徵,非曰必亡,言其可亡,為免其亡,可否審度時勢微調國家戰略,終究和平没有敵人。
對內而言,將轉型正義當選舉工具,變成勝利者正義,成為取之不盡的政治提款機。上位者箝制黨內外,網軍事件,表象上的政策宣傳,實際上卻是攻伐政敵,抹黑對手,操弄民意,甚而內鬥同志,執政者養虎貽患,終必遭反噬。
疫情肆虐,染疫及病殁人數攀高,然因疫病殁人數對當局者也許僅是冷漠數字,然對親情卻是撕心裂肺。就執政態度言,心態上總要知道如何「仁民」。《說文》道:「仁,親也。」《禮記、中庸》又道:「仁者,人也。」反之,人而不仁,非人也。施政仁民無它,親民、愛民而已矣。
《劉禹錫、天論》道:「福兮可以善取,禍兮可以惡招,奚預乎天耶?」禍與福互相依存,互相轉化,善取福,惡招禍,全存乎一心,應為大人者誡。
六十六、
【文化印象】 虎嘯虎威虎迎春
人間福報 縱橫古今 2022.01.13 文/黃聰哲
歲次壬寅年,生肖屬虎。虎,是一個十分生動的象形文字,字源始於甲骨文。甲骨字形有如側身之描摹,像大口、長足、紋身、豎尾的猛獸,金文則突出兩隻利爪。《說文》云:「山獸之君。從虍,從儿,虎足象人足。」清代段玉裁注云:「虍謂其文,儿謂其足也。」《玉篇》云:「惡獸也。」綜述造字本義,虎就是指老虎,至於是惡獸,或為山中獸王,是褒是貶,宜尊重文化批判的價值。虎在甲骨文字形中已衍展成多樣化,從戈作捕虎,從匕即牝省作牝虎。
關於虎的歷史起源,僅少數有限的資料,證實早期已與人類共同存在。日後在殷墟發現大理石虎首人身跪坐立雕,及出土的甲骨文以虎作國名、候名,及多組與虎有關的字形字源,推知人類生活演進與虎的關係密切。
到了周朝,君王舉凡祭祀、車飾、服飾、彝器,與虎文化息息相關。《禮記‧郊特牲》:「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接虎神享祭,是為報答虎捕野豬,免傷害莊稼。《禮記‧玉藻》:「君羔幦虎犆。」君之齋車,以羔皮覆軾,而緣以虎皮,甚至「君之右(衛)虎裘,厥左狼裘。」緣虎皮及裘虎皮,最主要是在顯示威猛。《周禮‧司彝尊》:「凡四時之間祀、追享、朝享,祼用虎彝、蜼彝。」虎彝,即虎形的祭祀酒器。
《詩經》中與虎相關字詞共有九篇,皆屬賦體,其取象借喻者歸納如下:
一、以虎性凶猛借喻虎臣勇士威猛:如〈邶風‧簡兮〉:「有力如虎,執轡如組。」〈鄭風‧叔于田章〉:「襢裼暴虎,獻於公所。將叔勿狃,戒其傷女。」〈大雅‧蕩之什‧常武〉:「進厥虎臣、闞如虓虎。」〈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
二、以虎性凶殘借喻險境:如〈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三、以斑斕的虎紋借喻文飾華美:如〈秦風‧小戎〉:「虎韔鏤膺,交韔二弓。」
四、以虎縱橫曠野,借喻征夫不得閒暇:如〈小雅‧何草不黃〉:「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周易》中與虎相關的字詞共八項,取象言意是《周易》的特色,其借虎以通其意者,歸納如下:
一、英傑時起,如風虎相感:〈乾‧九五〉曰:「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虎是威猛之獸,風是震動之氣,同類相感,故虎嘯則谷風生,是風從虎也。虎嘯山林,百獸歸向依附,英傑奮起﹐四方風從。
二、取虎象喻履險:虎凶猛氣乖,遇虎如履險。履為憂患之卦,如何以柔履剛以趨吉避凶,仍卦之本義。〈履‧卦辭〉曰:「履虎尾,不咥人,亨。」可謂履險可如夷,仍履禮以道。〈履‧六三〉曰:「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眇目小而視,跛行蹇而履,逞其強而行,終為虎所傷。〈履卦‧九四〉象曰:「履虎尾,愬愬,終吉。」履虎尾,而愬愬,固本其情,能以臨深履薄態度,終吉。
三、取虎視喻威猛:〈頤‧六四〉曰:「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虎之下視,威而不猛,耽耽然如虎視,其欲何能不逐。
四、取虎毛斑斕喻事理炳著:〈革‧九五〉曰:「大人虎變,其文炳也。」喻大人政事改革,煥然成功,如虎毛之文彩明著。
兵尚勇猛,與虎威猛的精神,在文化上就自然連結。〈周書,牧誓〉曰:「尚桓桓如虎、如貔、如熊、如羆,于商郊。」虎貔有衝勁,虎之威武,虎兵比興,就融入軍事文化譜系。如虎將、虎臣、虎士等,甚至古代君王調兵遣將的兵符,就稱為虎符。
從《尚書》、《詩經》、《易經》、《禮記》對虎的比較會通,基本意涵皆從虎性威猛,虎皮斑爛璀璨,作為取象比興的基調。虎有其威猛的一面,亦有其溫暖的一面。
虎雖為百獸尊,尚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母者銜幼渡溪流,幼者交爭媚其母。猛虎橫行只在深山裡,只要不侵犯其領地,飢亦不食人。反觀人之王者自比虎,世間尚有苛政猛於虎。
中國虎文化淵遠流長,透過文本、詩歌、藝術、民俗、神話、兒歌等,多面向傳頌,虎的形象已成為中華文化的譜系。
六十七、
【大江南北】西螺泰山石敢當文化
人間福報 縱橫古今 2022.02.14 文、圖/黃聰哲
石敢當,最早見於典籍者,當推西漢史游《急就章》道:「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顏師古注曰:「衛有石蠟、石買、石惡,鄭有石製,皆為石氏;周有石速,齊有石之紛如,其後以命族。敢當,所向無敵也。」顏氏本義認為,石是族姓,敢當為所向無敵,意謂石姓一族任事勇敢擔當。石敢當是否民俗將石氏一族及岩石神格化,融和為一的信仰情懷所形成,以及日後各種有關石敢當的民俗傳說,皆因缺乏典籍可考,暫且擱置不論。
「石敢當,鎮百鬼,壓災殃,官吏福,百姓康,風教盛,禮樂昌。」是宋代年間出土的唐代石敢當石碑刻文,足見在唐代對石敢當的陳設,已然普遍,並從而表彰其民俗作用。到了明朝姜準《岐海瑣談》道:「人家正門及居四畔,適當巷陌、橋梁衝射,立一石刻將軍,半身埋之,或樹石刻『泰山石敢當』字為之壓禳。」從歷史的鋪陳,可深切體會到泰山石敢當的民俗,是依附人民的生活、習慣、情感與信仰而產生的文化。而此一民俗文化從此如放射般,普及民間各地甚至遠傳國外。
台灣西螺泰山石敢當,位於雲林縣西螺鎮濁水溪堤防上。據地方碑文記載,建於清朝道光七年。其立碑由來,雖有另類民俗傳說,然應肇因於當地河水漫流,河道經常改道,水患頻仍,居民苦不堪言,因而立碑以擋水衝,祈求合境平安,是以「平安」文化為內涵。
石敢當面向東方,台灣因地形造成多條重要河流皆從東向西流,東方是水源處,民俗信仰是以石敢當朝東,用來阻擋洪水衝破堤防。
碑體高度五尺六寸,寬度二尺四寸,厚度五寸,比《繪圖魯班經》規定的泰山石敢當還大,據學者林衡道考證,為台灣最大的石敢當。
碑體材質為砂岩而非泰山石,碑頭有獅子咬劍浮雕,造型威風,圓潤飽滿,獸首有個王字,以威制煞鎮邪,這是中國民俗文化傳統概念。
碑文有「泰山石敢當」五字,是以「缺筆」的形式書寫,其中「泰」的「水」少了一捺,「石」多了一點,「敢」的「耳」沒下伸,其表達的神格意涵,是水要少、石要多、敢用兩腳站穩。
石敢當碑體中的圖騰、文字因被神格化,以「平安」文化為背景,是多數中華民族所創造、共享、傳承的民俗生活習慣,已成為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
六十八、
台灣全民需要「不躲」的總統
聯合報
2022-04-02/ 黃聰哲/自由業
俄烏戰月餘,呈現的是戰爭殘酷,俄烏皆有嚴重的戰損與死傷,人民流離失所,讓人反思要怎樣才能說服國家人民全力投入戰爭?如何使軍民堅韌以對?這完全要靠領導者的說服能力,如以文青口語,作戰初期或可激起熱情,但很難接受持久考驗,俄烏領導者戰爭演說,或可給我們些啓示。
戰史中不乏教科書級演說範例,如諸葛亮「出師表」,被後世評為讀後不哭者不忠;英國首相邱吉爾廣播談話,明確詮釋戰爭必要、神聖及可怕代價,撼動人心。
環顧俄烏領袖的戰爭演說,普亭對俄羅斯演說失之冗長,缺乏情感溫度,感染力稍嫌不足。反觀,澤倫斯基對國內民眾喊話:「我沒躲!不怕任何人,將留下直到贏得這場戰爭。」他並先後在歐洲、英國、美國、日本等國會演說,屢創金句且獲得許多支持。
兩岸風雲密布,中共戰爭演說,預測硬的應以反分裂法或另頒統一法,軟的會以同宗同文訴諸同胞情感,從這兩條主軸去論述鋪陳。至於台灣的應對方式,針對國家目標,首先應將台灣的定位講清楚,綠營或獨派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在拜登宣示:「不支持台灣獨立」後應知台獨不僅是一條走不通的路,甚至是替統一找由頭。唯有中華民國才是法統,是團結內部的共識,至於軟實力由於民進黨去中化,唯有以民主、自由論述。
「我是國軍靠山」,國軍不需要靠山,僅需要一位能共赴國難的三軍統帥,全民則需要一位「我沒躲!」的總統,小英要有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決心,全民才能萬眾歸心。
「有備則制人,無備則制於人。」你不面對戰爭,戰爭遲早就會面對你。然備戰並非等同求戰,備戰的目的是在求和平,終究和平沒有敵人。
六十九、《台灣人看大陸》被定格的味蕾
2019/06/05 中國時報 兩岸徵文-言論 黃聰哲
四川的辣叫麻辣,湖南的辣叫嗆辣,貴州的辣叫酸辣,台灣的辣叫嘴辣。四川的辣椒,大量使用花椒,舌尖的感覺具有獨特濃烈香氣,吃多味蕾有麻麻的感覺,所以稱為麻辣。湖南的辣椒,大部分曬乾直接炒,在口感上較嗆辣。貴州的辣椒,經過發酵,在口感上屬酸辣。
至於台菜大部分帶點酸甜,縱然偶有辣椒也僅是點綴,相較上不算辣,自從辣台妹成立辣台派,「大陸同胞」旅台看台灣政論性節目,被辣得匪思所夷,那叫嘴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川椒又叫秦椒,戰國七雄秦國本在甘、陝一帶,後來因爭戰擴張版圖到巴蜀,蜀地多霧潮濕,而秦椒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有促進食慾的功效,後來秦國統一,致使中國北方傳統的家常調料中,花椒與大料是必備的燉肉料。
「蔥、薑、蒜、辣椒細切拌香油、醋、醬油膏」,這道佐料小菜是年輕時的最愛,對辣本來就不排斥。這次到重慶旅遊,下飛機第一餐就是四川麻辣鍋迎賓,每人一份小鍋,我選陰陽鍋小試,即一邊清湯食物川燙後沾醬,醬料做的特別香濃,在台灣似乎沒嘗過,另一邊即道地四川麻辣鍋,為了遊客味蕾的適應度,麻辣醬料多寡斟酌自選,年紀大膽子小,僅用半匙醬料淺嘗。同桌年輕人用全辣鍋,醬料用三匙,瞧他吃的汗流滿臉,張口哈哈哈。
唉!英雄出少年,找個時機也得試試,否則還真枉費蜀地走一回。
「四川雞雜小麵」,是早上一家五星級旅館所提供。雞雜是包括雞心、雞肝、雞腸和雞胗的統稱。小麵是指麵條的粗細,較台灣意麵粗,麵量約台灣早餐乾拌麵一倍,雞雜醬料分量豪氣自取。點了一碗湯麵加上一匙雞雜醬料,稍事攪拌挾麵入口,那「鮮、甜、麻、辣」的滋味,味蕾全被定格,待整碗湯麵吃完,不僅鼻腔通暢,全身毛細孔即刻肅立致敬,汗流滿面,期間當然也張口哈了好幾下,當務之急就是回房擦個汗,整天精神疏暢。
唉!未到蜀湘之地,不要說多會吃辣。(黃聰哲/雲林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