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9日 星期一

孔子的教育觀

 緣起:

昔日在陸軍官校任教官職,校本部學長邀稿,希望寫篇有關「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章,準備刊載於「黃埔月刊」,資以慶賀教師節。自忖論語讀過,然對教育理論從未接觸,在教育單位恐貽笑大方,力圖婉謝,然盛情難卻,惟有汗顏接受。日後修習教育學程,對教育概念、教育哲學、德育原理有了基本認知,一直想從新闡述,表達對至聖先師的敬仰,韶光荏苒,直至暮年,驚覺若一再延宕,恐難完成昔日心願,忍痛提筆,向春風化雨者敬。

 

孔子的教育觀.

2023.10.10 人間福報/ 黃聰哲

    孔子所處時代春秋戰國時期,王室既衰,禮崩樂壞,諸侯征戰,百姓困苦,政治制度由封建轉為專制體制。「雖有其位,苟無其德,不敢作禮樂焉。」(中庸)孔子身處亂世,敏銳地感覺到時代變化,及其引起的君子階層危機,深切體認德不配位的嚴重性。故言:「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為了解決這些憂慮,孔子決定從教育人手。抱持著「有教無類」的態度,本乎「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論語、陽貨),在孔子的心目中,一方面要使有位者有其德,進而要使有其德者能有其位,形成「德位相配」的完美政治人格。


    綜觀孔子一生之事跡,不外從政、教學與編書三項,從政屢遭讒沮,政治改革徒具抱負,留於後世者僅其政治思想耳。「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論語、述而)孔子少創作僅止於修編六經,然最值後事之所師者為教學,玆略述如后:


一、突破貴族教育藩籬,開創有教無類新格局:

所謂類,就是按出身地位、嫡庶貴賤、貴族平民來劃分。當代農工為平民之業,無受教權,士代夫不事生產,可受王官學。孔子本於「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論語、陽貨)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塑性,然習相遠正反應出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孔子公開辦學,將官學移入私學,令王公貴族與庶民百姓皆有受教的機會,將古代氏族貴族所專有的詩、書、禮、樂這類學問,普及給民間。「孔子不仕,退而脩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史記、孔子家語)孔子的弟子不僅限於魯地,甚至當代被視為「蠻夷之邦」的楚國人亦入弟子之列,在社會地位上不僅有來自貴族階層,更多的是來自平民家庭,突破社會階級藩籬,開創有教無類的新格局。


二、因有教無類,故必需因才施教:

「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是以官學「六藝」,及自己修編的「六經」,作為施教的教材。三千弟子來自各方,其秉性資質當有其差異,故言:「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論語、雍也)又云:「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本著智慧的差異,以啓發式、思辯式的教學方法因才施教,來開創有教無類的新風氣。


三、全人格的德化教育: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這是孔子最核心、最關健的教育綱要。道、德、仁三者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概念,志、據、依是達到全人格的德化教育的方法,其目的在求「仁者」理想的人格。君子致道,首要在於志道,據於德方能使致道途徑不偏頗,仁禮互為表裡,依仁者不可須臾離也。愉悅優游於六藝,使人格教育得以均衡發展。這四句話,使孔子的教育理念,體現在教育實踐中,就是培養完美的全人格。


    孔子的教育觀,以全人格德化教育為主軸,開創有教無類的教育觀,採因材施教、啓發式的方法論,以兼古新修經典為教材,被譽為天之木鐸,被後世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附註: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六經:詩、「書」、「禮」、易、「樂」、春秋。

一、「禮」:六藝之禮,指吉、兇、賓、軍、嘉也。除軍禮外,餘皆在儀禮一書中。

          六經之禮,是指禮記。

二、「書」:六藝之書,是指書寫,識字,為文及造字原則六書(象形 、指事、會意、形聲、轉註、假借)。

          六經之書,是指尚書。

三、「樂」:六藝及六經之樂,已失傳無可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