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中華民國及憲法是兩岸關係的資產

    「中華民國是兩岸關係的資產」,誠哉,斯言。中華民國己建國1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建國65年,各自在治權所及的領土上實施憲政,同時對憲法上領土的規定,皆公開堅持主權。中華民國憲法第四條規定:「中華民國領土,依其故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其實「五五憲草」是採列舉主義,伺因中日戰爭東北四省相繼淪陷,名實不符,反有徒託空言之弊,故採概括的規定。領土的變更常因人為因素而變化,因此除聯邦國家之外,採概括主義者較多,中共憲法對於一國之領土則不為規定。不可否認,兩岸對領土的爭端,是國共歷史上的衝突,然而也因為兩岸憲法及法理對領土的認知,及歷史情結,使兩岸產生有相容的連結因素,此種連結的密度端視相容的寬度而演化。
    就國內政情而言,民進黨對中華民國的態度,其論述從中華民國在大陸,歷經中華民國到臺灣、中華民國在臺灣、中華民國是臺灣,到謝長廷正視現實主張「憲法一中」、「憲法各表」。我們可以看出,民進黨從被痛罵「麻煩製造者」,非到撞牆碰壁,才知到正視現實,回頭借用中華民國。現在台灣人「當家作主」意識抬頭,絕大多數集中在「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上,「中華民國」就是台灣民意的最大公約數。
    日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公佈國防藍皮書,主張如果二○一六年重新執政,國防預算要恢復到GDP的百分之三,在海軍方面要國造潛艦八艘,在空軍作戰方面要自主研發具攻擊能力的長程無人飛機,在資通作戰方面要將資電作戰指揮部提升為第四軍種。就國家戰略而言,提高國防力量的確是個亮點,因為和平終究是需要代價的,不對稱作戰思維更需要輔以精良的作戰武器。然而反思,我們的國家經濟是否夠自主,國家主體思想是否夠統合,皆令人不敢樂觀。試想,兩岸服貿協議在民進黨的阻攔之下,一擱就是九個月,後續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如何談?如何簽?全被民進黨的「鎖國策略」給掣肘了。經濟不開放,貿易不自由,如何有預算強化國防,這不算畫大餅,什麼叫畫大餅。再思,民進黨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對柯建銘的「凍獨」建議及謝長廷「憲政共識(憲法各表)」的主張,認為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基本立場與核心價值毋須改變,正顯示民進黨的「台獨」立場沒有出現根本改變。國家基本主體思想不能統合,不敢正視中華民國,對台獨猶抱琵琶半遮面,國防力量如何發揮。

    就中國大陸而言,必須正視現實,對台灣無法強迫推銷「中華人民共和國」下的「一國兩制」只有積極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台灣的分離主義才沒有繼續推進的藉口;也只有推動可以包容「中華民國」的兩岸治理架構,兩岸才能共存共榮。從謝長廷的尋根祭祖,蔡英文女士深具中華文化精髓的春節吉聯「鼎革咸亨」「善緣雲雧」,被泛綠人士高高貼(筆者曾於聯合報詮釋論述)可見兩岸同文同種,是被臺灣人民普遍接受,這是個利基,只要循序漸進,民族同化,應可看到兩岸春暖花開。所謂「兩岸一家親」(中共總書記習近),那個「家」字屬「宀」部,字形似覆蓋的屋頂,如何建構一個屋頂,使「台灣人民可以同意、國際社會可以接受、中國大陸可以忍受」,這需要兩岸檯面上的政治人物發揮創意,以締造中華民族和平的願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