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2日 星期五

竹編的造型藝術(攝於布袋港務局前廣場)

 布袋港到秋冬之際海風特别強,構思以竹編造型,作為空間藝術,在構思上應是件挑戰,沒想到竹籬的疏密性,正合透風的特性,加諸條狀竹子的強韌性,特別適合編織藝術品。在幾株椰子樹襯視,整体視覺、觸覺及運動覺,讓整体空間藝術彰顯海口人對抗悪劣環境的頑強。

以簡單、強韌來彰顯其頑強,萬般美學皆缘起於海風的肆虐。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文化印象】朝開夕落木槿榮

 


前言/漫談人間花事籬笆花

木槿花是鄉土性極濃的花,小時候在鄉下常見的植物,俗稱籬笆花,用來作圍籬。據抱朴子的說法:「木槿,倒之亦生,橫之亦生。生之易者,莫過斯木。」講個大白話,木槿是用插竿法即可存活,對環境的適應力強,因此韓國以木槿花為國花,以表達韓民族強韌的傳統文化象徵。

在童稚的成長階段,好奇是學習的動力,木槿花是否美,因審美能力尚未發展成熟,真的没感覺,但對那粉嫩的花蕊充滿好奇心,聞它好幾次真沒香味,那雙無敵好動的雙手,乾脆將花蕊摘下往嘴裡送,童稚的味蕾敏銳,感覺粉粉嫩嫩的,有点滑潤感,還帶點淡甜味,未料宋代早有位大吃貨黃庭堅,聞木槿花可作調羹。木槿花的美,在詩經中被比喻成美人容颜,它已經暗自美了千餘年,惜童稚不知美為何物,唯以舌尖感受。

記得在學校修心理學課程時,教授講授到有關「投射」一詞時,特別舉例:「當有人說:人若浮雲。」他就已將他自已人格投射了某些意境在裡面,一般來說包含了他的思維、態度、興趣和情感。是的,「笑看雲卷雲舒」那個雲是個它,但當「我是一片雲」那片雲已有我的心理投射,那片雲已有我的認知、情感、態度在內,自古文士在古典詩詞中,特別喜好以「意象投射」來舒發情感。

木槿花夏至之月誕英, 五瓣成一花,朝開暮落,至深秋方寂,此乃物理之自然。但看在文士眼中,經過心理投射,委婉含蓄地抒發了各自複雜的內心世界。將木槿的神韻意境,以聯想、比興的手法,因物喻志,托物寓情,各自表述,在中國文學史上一路鋪陳傳頌。

同樣是木槿花朝開暮落的特性,李白感嘆:「芬榮何夭促,零落在瞬息。」李商隱也感受到「風露淒淒秋景繁,可憐榮落在朝昏。」進一步還思勸:「未央宮裡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連老禪師聽風觀雨,應知槿花殘,悟世幻化,如木槿之謝,盛景轉瞬空,應物現形,如水中之月。文士身處逆境難免傷春悲秋,正所謂境隨心轉,留下一些淒美的詩句,給文學留奌唯美的印記。

反之,元朝、舒頔的《白槿花》:「素質不自媚,開花向秋前。澹然超群芳,不與春爭妍。」及戎昱的《紅槿花》:「花是深紅葉曲塵,不將桃李共爭春。」將木槿花不與百花爭春,閒適與世無爭,超然物外,將其比興成君子美好的品格,那又屬另外一種心境。

木槿花的花期,榮落在朝昏,令人有一日一回新的感覺,未若東風吹桃李,須到明年春,更莫提種蟠桃子,千年一度紅,然花期短促,讓人有零落在瞬息的悲愴感,您認為呢?詩的美就在以字奌染,各舒其志。

善於役物,僅能孕育生活文化;能運用文字描述比興,方能產生文化生活。槿字,始於篆書,為甲骨文所無,甚至說文也無,僅在玉篇首見。古文字經過訓詁,比較能彰顯其字本義,如槿字,從木堇聲,堇有短暫之義,正合槿花朝開暮落的特色,這是本文第一段欲以聲韻詮釋的本意。

本文第二段是在論辯木槿到底是草本植物?還是木本植物?爾雅將其列入釋草,継之樊光以氣本論來注疏,這在古籍已屬少見,但淸朝國學大儒王船山,竟以舜通蕣為詩經稗疏,而主觀認定木槿為草本,難免令後學訝異!


本文:【文化印象】朝開夕落木槿榮

槿字,始於篆書,形聲字。從木堇聲。堇與僅通,堇少也,衍義為短暫的。木與堇字組合成槿字,槿即「木槿,朝生夕隕,可食。」(玉篇)其别名自古多樣,詩經名為「舜」通借為「蕣」,皆謂英華,至於「橓」字,古同蕣,然其義指槿木而言。爾雅在釋草篇,椴、櫬、木槿其名雖異,然實同一物。本草綱目稱木槿為日及、藩籬花、朝開暮落花,群芳譜則名之為瘧子花。若以地域而言,南方稱赤槿,齊魯謂之王蒸,閩南一帶則名為喇叭花。

「椴木槿、櫬木槿。」(爾雅、釋草)爾雅入草列者,義將木槿歸類為草本植物來作解釋。「其花朝生暮落,與草同氣,故在草中。」(樊光、爾雅注)古人以氣本論詮釋萬物,這是儒學特色,但以氣來區分草本、木本植物,似乎失之偏頗。「舜字或作蕣字,從草,草類非木。」(王夫之、詩經稗疏)以蕣字從艸義來推論,殊不知椴、櫬、槿皆從木,以蕣字的本義去推論草木之别,難免失之千里。「似李樹,華朝生夕隕,可食。」(晉、郭璞)木槿似李樹,這應是目視的經驗。事實上,木本植物具有宿存性的莖幹,莖內木質部發達,且質地較為堅硬,依現代植物分類,木槿屬木本植物落葉灌木。

觀其形,莖木如李,耐寒落葉灌木,可種可插,叢生地上,生之易者,莫過斯木,枝葉繁茂,樹樹相連,枝與技相交.夏至之月誕英, 五瓣成一花,發灼灼之殊榮,朝開暮斂,深秋結實,惟台灣罕見。

次審其神,進而會其意。木槿雖僅是鄉土花木,經過各朝代文士心理投射,委婉含蓄地抒發了各自複雜的內心世界。將木槿的神韻意境,以聯想、比興的手法,因物喻志,托物寓情,在中國文學史上一路鋪陳傳頌,已深植人心,與民族情感匯流,自有其象徵意涵,兹分述如后。

一、        灼灼英華如美人:「有女同車,顏如舜華。」、「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詩經、鄭風)有女同車二章屬賦的表現手法,時當夏秋之際,木槿花盛開,詩中的男女一同出行。他們一會兒趕着車子,在鄉間道路上飛快地奔馳;一會兒又下車行走,健步如飛。直接借木槿灼灼英華,來比喻女子美貌,以寫意的筆法,隨意點染,人花相互暉映,歡樂的氛圍,令人心曠神怡。

二、        舜英朝發夕落是該植物本性:木槿英華,晚爭辭蕊,朝鬥發花,夏末蕊纍纍,深秋即寂寞,非關桃李後,為欲繼年華,此仍物理現象。

三、        木槿生命力強韌:槿花一日一回新,未若桃李,須到明年春。木槿深具頑強生命力,從仲夏綻放到深秋,蕾不斷,花不斷,花開花落花如舊,換舊添新底用催。因此韓國以木槿花為國花,並於國歌中有「華麗江山三千里,無窮花遍野盛開。」的歌詞,無窮花即木槿花以表達韓民族與文化的傳統象徵。

四、        木槿籬形成田野景緻:發錢買槿栽,木槿成籬落,成蔭又得花,花開亦可觀,引來蜂蝶動,夏牖竹稍風,田野好風光。

五、        小人心志不堅如槿花易變:孟郊詩云:「君子芳桂性,春榮冬更繁。小人槿花心,朝在夕不存。」同是木槿花朝開暮落,孟郊用來比喻人的感情易變,小人持志不堅為「槿花心」。

六、        以槿花不爭舂比興君子品德:「花是深紅葉曲塵,不將桃李共爭春。」(戎昱、紅槿花)不與百花爭春,閒適與世無爭,超然物外,像徵君子美好的品格。

七、        從木槿看世道 盛景轉瞬空:木槿花朝開暮落,因而也形容韶華易逝,生命短暫的心理投射,引發儒士「須臾淹冉零落銷」(南朝、鮑照)及「暮落實堪嗟」(唐、白居易)的喟嘆。進而思「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魏、阮籍)甚至思勸「未央宮裡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唐、李商隱)終究流年似水,今朝舜華已非明日舜英。禪師聽風觀雨,應知槿花殘,悟世幻化,如木槿之謝,應物現形,如水中月。

    木槿籬在古代就很普遍,從歷代詩文中,可以看到中華民族的槿籬文化,淡素樸實、芬芳幽雅,對木槿花朝發夕萎的比興,在中國文學史又穿梭幾千年,成了華夏民族歷史共有的文化記憶。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五

西螺河堤秋色

河堤本是防洪用,有位退休老人,在堤防邊植了一排台灣欒樹,歷經十幾年樹長高了,也成蔭了,每到秋季,從滿株綠葉到開花時呈黃色,結果時又轉為紅褐色,直至蒴果乾枯成為褐色而掉落,共有四色。每到黃昏總想去走走,順便看看灘地的農家景覌,真美!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荷塘秋色留餘香(攝於濁水溪西螺段灘地)

不知何方雅士

在濁水溪西螺段灘地

挖了一畝荷塘

植了一池荷花

同是夕陽餘暉

夏至
紅白蓮花開共塘

仲秋
荷葉頹敗 殘花留餘香

時序形成的反差

給美留下永恆的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