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陽儒陰老的思想與政術〈五〉

六、陽儒陰老的治術:
電燈不會突然亮了,科技的發展有一定的軌跡,人文的發展更脫不了文化背景及思想的傳承,不管是正面接受或藉由刺激的反思。孔子對易經的研究,輔以十翼,承襲了易經陽氣剛毅進取的精神。老子的身世背景,神龍見首不見尾,較難考証,他是否研究過易經我們沒有直接証據,但從道德經與周易一書相較,用詞雷同之處頗多,就不多所贅述。老子承襲了易經陰氣柔弱反樸的精神,在學術界是被認同的。
孔子是殷商沒落王族的後代,生於魯是今之山東省,魯國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對周代文物典籍保存最為完好,所以有「魯不棄周禮」故「周禮盡在魯矣!」的說法。孔子在周文化薰陶之下,不免讚嘆「周監於二代(夏、商),郁郁乎文哉,吾從周」。然而孔子生當周衰之後,禮崩樂壞,所以孔子終其一生致力於尊周室,敬主君,折貴族之僭越,抑臣下之篡竊,所以主張正名,要憲章文武。
老子是宋的遺民,以後遷徏移居陳國,然陳為小國,對外常受列國的侵擾,對內騷亂滋生,曾任圖書館的官吏,飽覽群書,然與孔子同處亂世之中。老子洞悉世亂的原因,並非在於制度的不良,我們從周禮一書可窺知一二,重點是在現有的制度不足以為治,從事制度的因革損益,事倍而功半,仁義禮樂,僅徒增紛擾而己。現僅將陽儒陰老的治術,舉其大端者,略述其異同於後:
〈一〉、有為v s無為:
孔子以仁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如果脫離仁的核心觀念去認識孔子,就會產生錯誤的評議。在政治制度上,主張從周正名。在治術上,是以徳、禮為敎養的方法,以政、刑為治理的工具。最後以小康邁向大同,為其政治理想及其目標。
老子的核心政思想,在於「道法自然」,以天道物理為其宗旨,故言「反者道之動」,所以在人事上力言「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與周易所言,「無往不復」、「終則有始」、「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可互相輝應。在治術上略有四端,「柔弱勝剛強」,蓋「弱者道之用」,否則「強梁不得其死」,此其一也。謙下容民,對內「以百姓心為心」,對外「不敢以天下先」,此其二也。「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成身退天之道」,故「聖人去甚去奢去泰」,此其三也。見微知著,老子深知「反者道之動」,福禍相倚互寄,因此主張「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此其四也。
〈二〉、支持君主制而非專制帝制:
周易、論語、道德經皆屬殷周時期的產物,在當時「封建」一詞是動詞,在政治策略上是要分封建候國,統一在周天子之下,與諸候國分享權力,使天下得以安定,但事實的發展,諸候列國託大,周室弱化,天下紛亂,求治道之良方,各種政治思想於是紛陳。
「乾為君」周易是主張尊君,故言:「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坤、文言)君王要居要位,而且要擁有人民,所以說:「上九曰亢龍有悔,何謂也?子曰:『貴而無位,高而無民。』」如果遇上柔弱的君王如何?如比卦陰居九五,群陽要來比附,所以先王要體會比卦的精神,要「建萬國,親諸候」來親比諸候。如果諸候來得粗慢,則「不寧方來後夫凶」。而君王要學知「先王以省方,觀民設敎。」要巡視四方,觀察民情,設教化民。對於政令,「後以施命誥四方」使政令一統。根據以上的論述可知周易是主張「君主主義者」,甚至可言是賢人政治的倡導者,君主主義與君主專制帝制的差別,就在於權力分享與民本主義的色彩是否濃厚。從周「建侯國」就是權力分享,至於周易民本主義的思想,是建立在天道的觀察,而推及人道。「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天道好反,推及人道則「無平不陂,無往不復」,如果違反君道,則為「迷復之凶」,恐有「其亡其亡,繫於苞桑」之危,深切體認「君子得輿,民之所載」的道理,所以說「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在待民具體行為上,則要「師,君子以容民畜眾」、「蠱,君子以振民育德。」、「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旡疆。」、「君子,以勞民相勸。」以容民、保民、育民、敎民為施政要道。君子能乘輿,是民之所載,否則「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如此完整的民本理論,怎能誤枉說是君主專制的代言?
孔子以仁為核心思想,養民、敎民是治術必然的推論。所以孔子主張「養民也惠」,是君子之道。因此對民即「庶矣」,要進一步「富之」,其方法就是要「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使人民發揮生產力,才能富民強國。要富民強國當不止養民一端為己足,更要進一步敎民,而要敎民首在以身作則,故言「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所以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如此風行草偃,則「不令而行」,而收無為而治的功效。所以子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共己正南面而己矣。」(衛靈公第十五)若君王莫由此途,倒行逆施,殘暴百姓,則孔子認為「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聞拭君也。」至於後世封建專制帝王尊孔尊儒,並非啓用孔子的仁政,施用養民敎民的治術,而是尊制帝王是披孔孟的外衣,行嚴苛法治思維,以維其專制帝制,誣指儒家所行的是「吃人的禮敎」,打倒孔家店應是不明孔門仁治敎化的精義所致。所以說後世專制帝制的根,並非在陽儒的孔門。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老子17章)老子對君王將其分為四等,第一等君王的治術「不知有之」,依序為「親而譽之」、「畏之」、「侮之」,因此說老子是無政府主義是誤解,但以旡為而治的政治主軸說他是放任主義,或政府管的越少越好的主張,應離旨不遠。「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老子57章)這是老子所要求的君王的標準。在歷史上行黃老治術成功的有「文景之治」,至於老子所主張的小國寡民,恐殷商初期的部落政治,或許可行,否則易流於理想化而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