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撤香爐的反思/心香一束,或清香一柱(枝),心誠則靈。

        

        行天宮表示不再設香爐,信眾以合什祝禱代替焚香,之所以引起媒體爭相報導,是因為行天宮平時本就香火鼎盛,突然不再設香爐被引申為是一種宗敎改革,其實國內知名的佛教團體,早己就以鮮花代替清香。然而溯本追源佛教對香的看法如何?香與中國的傳統文化又如何?香與中華民族情感又如何?
        有人將焚香的行為,遠溯到古代的「煙祀」的祭祀行為。「煙祀」是天子升煙以祭天,因而形成制度在典籍上可考者應屬於周朝。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實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周禮、大宗伯)在當時「煙祀」是最重要的祭祀行為,其對象是玄天上帝,所以必須天子親為,其方法祭時先積柴,再加牲體、幣帛等祭品于柴上燒之,使煙升起,以示告祭上天。其次是祭祀日月星辰,以燔柴升煙的方法來祭祀,稱為「禋柴」。至於對「司中、司命、飌師、雨師」諸神,則聚積一些較柔軟的栖木焚燒成煙祭祀。「煙祀」一詞從專有名詞開始演變,到了日後就成泛指祭祀。
        何以周朝會演展出「煙祀」的祭祀行為?「禋之言煙也。周人尚臭,煙氣之臭聞者。」《周禮·春官、大宗伯鄭玄註》原來煙祀所引起的火氣,帶有香味,深受周人的喜愛,又加諸敬天愛神的宗敎心理,認為將香氣可上通天神,俾便求神降福。至於「煙祀」是否始自周朝,在《詩經、大雅、先民》有段記載,「厥初生民,時維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無子。」遠在后稷的生母姜嫄,就以禋祀來祈求生子,進一步描述禋祀的過程,「載謀載惟,取蕭祭脂,取羝以軷。載燔載烈,以興嗣歲。」意思是說禋祀之前要先占卜擇日,當日取香草和祭祀用的油脂,混合焚燒,又取祭祀用的羊肉燒烤,使其香氣上達於神,以祈求來歲豐年。最後尚且談到禋祀的結果,「其香始升,上帝居歆。」意謂香氣上升,上帝便安而饗之。詩經所記遠自周人的始祖母,因無信史可徵,未若周禮有具體資料可引述,暫且以周禮為主。
        個人之所以引述周禮的「煙祀」祭祀行為,是因為「煙祀」的核心觀念在於誠敬。說文:「禋:潔祀也。一曰精意以享為禋。」要享祭玄天上帝,在態度上就要「潔祀」、「精意」為主,就是直指禋祀的核心意義在於潔靜、誠心。
        雲龕居士稱「焚香之法,不見於三代,到了漢唐時期儒生稍有使用」。夏商周三代因地域所限,不適宜栽種香料植物,因此只限於禋祀文化,焚香儒雅的行為尚未產生。到了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打開西域的通商管道,香料輸入,熏香開始流行,但也僅止於上流社會。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敎、佛敎興盛,兩家在宗敎經典及儀軌上皆提倡用香。南傳佛敎把南洋香料製香文化帶入,北傳佛敎在西藏研發一種藏香,而且現在己成為西藏文化的一部份。隋唐時期,香文化更向前發展,在香具上已有香爐、香斗(帶有長柄的小香爐,可以握在手上,主要用於供佛),從陸上絲路及海上絲路將香料源源不斷供應,使貨源不缺,使用者已由貴族擴展到文人、藥師及佛道宗敎界人士,尤其佛敎界在高僧登臺說法之前要焚香;浴佛法會上,要以上等香湯浴佛,在佛殿、法壇等場所還常要潑灑香水。宋元明清時期,香具由單一走向組合型,有香爐、香盒、燭臺搭配擺設,香文化已擴及到社會各層面,甚至深入民間。由歷史的演進,可知焚香並不僅於佛道教的信徒而己,文人雅士甚至醫療作為皆匯流而成一股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焚香文化
        《增一阿含經》:「須摩提女手執香火上樓,向如來說偈曰:『唯願尊屈神,爾時香如雲。在空中餐滿祗洹,住在如來前。』阿難白世尊言:『此是何等香? 』尊曰:『此香是佛使』。」香具有沉靜、解穢、流芬的功能,所以在佛敎界有「香為佛使」的說法,這是佛教中以香敬佛的緣起。相傳佛陀說法時,「無色界雨諸香華,香如須彌,華如車輪」《仁王經卷上》;再者「香華伎樂,常以供養」《法華經.序品》香與花皆是供養佛者,是六種供養中的兩種。所以香花與佛教結了不解之緣。致於佛敎界主張要以「心香供佛」,這是修佛次第修行進階的宗教行為,意謂通過修行戒、定、慧、解脫和解脫知見這五種功德,被喻為「五分香」,使自己身心清淨,升起覺悟和智慧,以此供佛,即「心香供佛」,豈是初進佛門所能做得到的,所以佛敎有供花、供燭的方便門。總之,焚香是佛敎經典上所推崇,是佛敎儀軌所遵行,不管是南傳佛敎或北傳佛教,皆承繼佛敎的文化傳承。
        「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禍之。」《周語上》要向神求福而不誠敬,非但福求不得,恐怕神降罪於你,「省怨遠災」就是禋祀、焚香的心理因素,何嘗不是人民百姓的宗敎心理寄託?香煙燎繞,香氣微隱,這不是我們共有的文化印記嗎?焚香會形成浪費,助長環境惡化,這豈不是廟會自我的造作,香商製作化學香的惡果?怎可詆毀中國傳統的香文化?香療不是一種民俗醫療行為,對精神的舒緩不是有助益嗎?焚香好壞在於香的品質及量的控管。取消香爐的動作,要考慮信眾的心理因素,是否要先考慮有何替代措施?或者取漸進的作法,由一束清香由志工輔導成一柱清香先求減量,或以獻花代替,移風易俗或可形成風氣,方不致於其他寺廟冷漠以對,徒呼負負。焚香與中國傳統文化、民族情感、宗敎情懷,有很深的淵源,其禮驟然要更動,還有一段頗長的路要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