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八十五歲老伯放風箏/憑風淩虛

         
 
         啥!放風箏不是小孩的活動嗎?不是有詩云:「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客官有所不知,放風箏可是中華的民俗活動,一樣活動可有百樣的解讀。
       我亦曾經放鷂(兇猛的鳥,將其畫在紙上,做成紙鳶)嬉,今來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駐遊春馬,閑看兒童斷線時。」因為小孩不善於放風箏,常有「手提線索罵天公」的現象,不如老伯放風箏,看那「階下兒童仰面看」的童顏,更覺可愛有趣。老人們放風箏,雖然沒有孩童的喧鬧,也沒有年輕人的激情,但是那種憑風淩虛、寧靜閒適的感覺,也是黃昏生活的一種情趣。
       風箏最早是在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候叫「木鳶」,相傳是古代建築名匠魯班所製作,有點類似滑翔器,是作為軍事用途。後來,以紙代木,稱為「紙鳶」,人們開始將其用於測量和傳遞消息。到了唐代才轉為純愉樂性質,晚唐人們在紙鳶上加竹笛,紙鳶飛上天以後被風一吹發出聲響,有如箏的彈奏聲,於是改稱「風箏」,在閩南一代稱之為「風吹」。
       古往今來,風箏牽動著文化的情懷,成為吟詠的題材。「春風自古無憑據」,「線長線短回高低」、「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鬥春歸」只要春風一吹,一片曠野綠地,就有人放風箏,天空的景像是線長線短高高低低,紙鳶如花似雪滿天飛,一副熱鬧的景像。在地面也不寂寞,除了兒童的戲鬧之外,嬌女們在秋千上蕩來蕩去,五顏六色的裙子在風中擺來擺去,蝴蝶到處舞動,把春的景像描述的活靈活現。
       同樣的風箏以不同的觀點,就有不同的感受。「只憑風力健,不假羽毛豐。紅線淩空去,青雲有路通。」、「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清風如可托,終共白雲飛」人類沒有趐膀,心想如能似風箏,青雲應有路可通,如果清風可托付,願乘冷風去,直上浮雲間,以達與白雲共翱翔的心願。
       不過風箏在文人眼中並非唯美的,如果「遊絲一斷渾無力」,「何處風箏吹斷線」?「莫向東風怨別離」,如果「吹來落在杏花枝」,或者「風箏吹落屋簷西」,似乎增潻幾許傷感。

       致於清明「斷鷂(紙鳶)放災」的習俗,人們將各項災禍厄運分別寫在風箏上,待風箏高飛之際,剪斷風箏線,當紙鳶隨風飄逝之時,也象徵著所有的災病都隨風箏一一消逝。這與放天燈祈福,斷風箏放災皆是民間習俗,又是對放風箏的另一種不同的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