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在植物分類上屬錦葵目、錦葵科、蜀葵屬,屬於溫熱帶的植物,原產在中國西南及華中一帶,因花及根和種子可入藥,在蒙、藏及少數民族皆有製藥的記錄。
為何稱為蜀葵?《爾雅》:「菺,音堅,戎葵也。」晉代郭璞《爾雅注》曰:「今蜀葵也。(葉)似葵,華如木槿華(花)。」《邢昺》疏:「戎、蜀,蓋其所自也,因以名之。」《郝懿行》義疏:「戎、蜀皆大之名,非自戎、 蜀 來也。」換句話說從西漢的記載,由於它是原產於中國四川,故名曰「蜀葵」,但也有持反對的說法。持相反意見是清朝學者,有「棲霞四傑之一」美譽的郝懿行,他一生中專致力於《爾雅義疏》一書,最費心力。《爾雅》所稱的「戎葵」戎字的字本義,本為兵械。但引申義為大,如《詩·周頌》:「念茲戎功」,《箋》:「戎功,大功也。」又如《書·盤庚》:「乃不畏戎毒於遠邇」,《註》:「戎毒,大毒也。」所以《揚子·方言》說:「宋、魯、衞謂:『大曰戎』。」所以《爾雅》所稱的「戎葵」,應是指大葵花而言。又《韻會》:「雞大者謂之蜀雞」,蜀又有大之義,所以說「蜀葵」為大葵,應離義不太遠。所以《郝懿行》的義疏:「戎、蜀皆大之名,非自戎、 蜀 來也。」似乎也不失為一家之言,且蜀葵晉語又稱為「大花」,與植物外形特徵又穩合。然而就地理位置而言,《禮·王制》:「西方曰戎」,又如《三國志、諸葛亮傳》:「西和諸戎」,戎皆指向「戎羌」而言,即中國古代稱西部民族。《戰國策、秦策》:「蜀,西僻之國也。」而這種西部民族或西僻之國,皆指當今的四川省。依個人管見「蜀葵」、「戎葵」,所稱的蜀、戎皆非「大」義的形容詞,應是指地名四川省的蜀、戎而言。
蜀葵為何又稱為一丈紅?蜀葵是多年生草本,莖木質化,直立,不分枝,通常綠色,全株被星狀毛,因外形高聳矗立,高達2.5米(250公分)。在漢朝一丈,相當於231公分,在三國時期一丈,相當於242公分,到了東晉一丈,相當於245公分,所以稱蜀葵為一丈紅。《本草綱目》:「蜀葵處處人家植之,春初種子,冬月宿根亦自生苗,嫩時亦可茹食。」其所生的嫩苗可食。
葉互生,近圓心形,邊緣有圓齒,葉片有掌狀脈。《本草綱目》:「葉似葵菜而大,亦似絲瓜葉。」
郭沫若:「箭莖條條直射,瓊花朵朵相繼。」「翩翩蝴蝶成雙過,兩兩蜀葵相背開。」其中所描述的「朵朵相繼」及「蜀葵相背開」,就是形容蜀葵花,呈總狀花序頂生。「南日蜀葵向」、「花根疑是忠臣骨,開出傾心向太陽」皆是在描逑蜀葵有向日的生物特質,但沒有向日葵那麼明顯。
清、汪灝《廣群芳譜》:「肥地勤灌,可變至五六十種,色有深紅、淺紅、紫、白、墨紫、深淺桃紅、茄子藍數色。」這是對蜀葵花顏色的記載,但實際觀察沒看到茄子藍的顏色。
「花如木槿花相似」《西墅雜記》及「翠萼艷花,金粉檀心者」《本草綱目》是在形容蜀葵花大如木槿花,花萼鍾狀,花瓣成倒三角,基部較為狹窄,頂部有凹陷,花瓣花絲連合成筒狀,花絲纖細,花藥黃色。果扁球形,初期成綠色,成熟後成褐色。
眼前無奈蜀葵何,淺紫深紅數百窠(棵)。
能共牡丹爭幾許,得人嫌處只緣多。
唐、陳標
炎天花盡歇,錦繡獨成林。
不入當時眼,其如向日心。
蜀葵、北宋、韓琦
蜀葵花的顏色多樣化,花姿妍麗與牡丹花相差不多,在炎熱的天候下,各種花朵隨春逝去,獨蜀葵花開成片,就因為到處都是,容易獲得,反而得不到人們的愛憐,「不入當時眼」,但在文人的筆下自喻「其如向日心」。
更多照片請連結:
https://picasaweb.google.com/100716998303939021678/FsPBZ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