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彎彎,
卵石壘壘,
水聲淙淙,
溪澗難留,
流向何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第九)意謂孔子站在河邊,看著水流不停,感歎著說:「水就這麼流過去啊!不分晝夜呀。」這是觀水的客觀陳述,如果再深刻一點描述:
水不知從那邊流過來?也不知要流向那邊去?我們看不到現況不談,目力所及的,它會隨水道該彎則彎該曲則曲,碰到石頭或許會濺出點小水花,隨著地形坡度,緩則視之水清,急則視之水糢糊呈棉流狀,流久了會為地貌留下一道痕跡。
對客觀景物的觀賞,往往會帶來主觀的感受,甚至是對人生哲學的體悟:
一、對水的情感的投射:在中國詩詞中,常因為詩人多愁善感,尤其在秋天觀水,除了美感外,就多增幾許傷秋悲水,如: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唐、劉禹錫、秋詞)就把山明、水淨、秋霜與黃葉搭配,把秋天的景色描述的唯美。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朱熹對清水與源頭活水相關的描述。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這是文人把心中的愁引水借喻,來抒發心中的愁緒。
「落花雖無意,可為水增色;流水豈無情,可送花一程。」借喻落花與流水的關係,從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換個面向落花無意但流水有情,借花與水的因緣關係,表達男女情感應有的態度,不是占有而是奉獻、襯飾。
二、觀水體認水流是自然界的自然法則:
程頤說:「逝者如斯夫,言道之體。」道體指的就是自然律,就如同天體的運轉,晝夜的往來,寒暑的更替,萬物生生之道而不窮,皆未曾停止過,就如同看到水流而聯想到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的道理。
三、觀水流體認人生哲學的道德觀:
「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李白、古風》李白認為流逝的水流,與流逝的時光是不相待,本就是不可混為一談。然而水流是客觀的現象,但聖人觀水產生主觀的認知,與其思維的倫理觀做聯結。
荀子對孔子觀水的認知,有詳細的記載:「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徧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同“卑”)下,裾(同“倨”,方也)拘(同“鉤”,曲也)必循其禮,似義;其洸洸(水湧光也。)乎不淈(通“屈”,竭也)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通“呹”,疾貌)若聲向,其赴百仞之穀不懼,似勇;主(通注)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柔弱)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荀子•宥坐》意謂君子喜觀水,是因為那流水,普遍地供給各種生物而無所作為,就如天生好德;水流向著低下的地方流動,彎彎曲曲一定遵循那向下流動的規律,好像義;它浩浩蕩盪沒有窮盡,就好像道的本体;如果有人掘開堵塞物而使它通行,它隨即奔騰向前,好像勇敢的品性;它注入量器時一定很平,好像法度;它注滿量器後不需要用刮板刮平,好像公正;它柔軟地所有細微的地方都能到達,好像明察;各種東西在水里出來進去地淘洗,便漸趨鮮美潔淨,好像善於教化;它千曲萬折而一定向東流去,好像意志。把德性、禮義、道体、勇敢、法正、明察、善化、意志等德目都体現出來。
四、觀水引發對人生的感嘆:
「常恐秋節至,焜黃(色衰的樣子)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古辭、長歌行)
「人自幼、壯以至老、死,逝而不反,其猶川流不捨晝夜也。」《宋、楊時》
由觀水的流逝,聯想到時間的無情,而引發對人生的慨嘆。「日月不居,有如流水」因流水有如時間的流逝,令人感到「向我非今我」,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因時間的差異有所不同,而興起「俛(俯)仰時過,臨流興懷,能不慨然」的感歎,有人因而奮發自強,有人嘆息自憐。
五、觀水而引發對強、弱的省思:
「天下莫柔弱若水,而攻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經)意謂天下間沒有什麼事物比水更加柔弱的,但擅長攻堅克強者卻不能夠勝過它,因為沒有什麼事物可以真正的改變它。真所謂滴水能穿石,水雖柔弱,但弱能夠勝過強橫,柔軟可以勝過剛硬,天下間沒有人不知曉這個道理,但是卻沒有人能夠真正去實行。
觀個水流就能引發出諸多的聯想,人類還真是敏感的動物,「我思故我在」看官觀過流水後有什麼想法,如果沒想法亦無大礙,一切思維付諸水流,一切放空也許是種幸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