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7日 星期日

嬌點:台灣蝴蝶蘭

    
三、四十年代的台灣,對花所建構的社會意象,是一切的作物以填飽肚子為首要,因此花這種植物,只有在上等社會及家庭才會被討論、欣賞。
        1949年政府撤退來台,在「三年準備、三年反攻」的戰略思維下,一切以作戰準備為考量。同時有一批文化人跟隨政府來台,飽讀詩書,熟知中國文化底蘊。1966年中國大陸發生文化大革命,主張破四舊、興法批儒、批孔揚秦。1967政府在台灣推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就藝文活動而言,中華民族傳統藝文活動得以在台灣紅火的推展。歷史的弔詭,中國傳統文化反而保留在台灣,儒家的文化底蘊在台灣紮根。同時台灣野生蝴蝶蘭,在台東及蘭嶼幽隱的山谷,正獨自茂盛的開著,其神祕的面紗尚未廣為人知
        中國傳統的四君子梅、蘭、竹、菊,文化的傳承而深入讀書人的心中。蘭花對社會所建構意象,是君子的代表,給人有高貴脫俗的印象。有段歷史在隱喻蘭花的節操,話說孔子在魯國當官時,因魯定公沉迷於齊國所送的女樂文馬,又與夫子的政見不合,於是孔子率弟子週遊列國,然而不為諸候國所任用,有一天經過一處幽隱的山谷中,看見一株幽香的蘭花,獨自茂盛的開著。觸動孔夫子的心靈,感慨的嘆口氣說:「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偷也。」於是停車拿琴而彈奏,是為古曲「倚蘭操」的由來。古曲是在感歎芝蘭生於深林中,不因幽隱無人而不芳香,進而引喻君子修道立德,不因窮困而改節。遠在詩經的時期就有「彼澤之陂,有蒲與蕳。《陳風、澤陂》、「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鄭風、溱洧》,其中的「蕳」字「蕳,蘭也。」《毛傳》。屈原在楚詞「離騷」一書中,亦常以「蘭」與「蕙」,來表達自已的高節。古時候所稱的蘭,與當今的蘭科植物,野生蘭與人工育種蘭應該有別。然而花的品性高潔,風姿素雅,幽香宜人,應該相同,但生於幽谷叢林,不與百花爭艷,有似君子之志潔的屬野生蘭。
        由於整個中國文化,對蘭花所建構的意象大多為正向的意涵,因此被借用到不同的詞彙比喻中,也大多為正向的意涵。如:「蘭石」是指蘭言其芳,石言其堅,被借喻為天生美質。「蘭交」、「蘭言」,是指「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易繫辭上》,所以稱同志之友為「蘭交」,如果言語相投則指「蘭言」。「蘭章」是指芳潔的文辭,如朱熹詩:「更有蘭章付客看」。「蘭臺」,本是漢時宮中藏書處,由御史中丞掌管,以後被指為御史臺。「蘭若」,在佛敎中是阿蘭若的簡稱,是僧人所居的處所,故有「長嘯求煙霞,高步尋蘭若」的詩句。
        蘭花的花型素雅,花氣幽香,深居幽谷,不與眾草合流,又不與百花競妍,所以的文化特質,與君子的品性人格相輝映,這是整個社會對建構蘭花意象的基礎。
        台灣原生蝴蝶蘭早在1897年就被日本人發現,1952年參加國際花卉展得獎,這是上等社會才會注意的事。
        「台灣蝴蝶蘭」在五十年代,社會經濟尚未起飛,原生種長在台東、蘭嶼,並沒有引起廣泛的重視。後來據聞原住民採摘,送到平地市埸販賣,才引起世人的驚艷爭賞。正如:
孤蘭,生幽谷,黙黙無人識。
孤蘭,芳菲菲,獨缺春風發送。
孤蘭,無人賞,露冷風清香自老。
孤蘭,入人間,一枝冷艷足壓群芳。
台灣原生蝴蝶蘭,因過度的採摘瀕臨絕種,價格曾如期貨般被哄抬,一株花值千金,是屬於貴族的玩物。後來由於技術培養移轉,到1986年台灣蝴蝶蘭價格才平民化,成為過年應景的植物。蘭嶼本名叫紅頭嶼,在1947年因全島野生蘭花而改名為蘭嶼,意謂是蘭花的島嶼,台東甚至把蝴蝶蘭選為縣花。
        台灣蝴蝶蘭因品種改良的技術優良,致使品種豐富而多元,而發展出外銷導向的蘭花產業,成為供應全球蘭花市場的重要產地。在2012年蝴蝶蘭,其外銷總值為11,418萬美元,占蘭花出口值的68.9%。台灣蘭蝴蝶蘭是精緻型的農業,是高經濟價值花卉,是台灣重要外銷農產品,除了增進出口動能之外,也是提升我國國際形象一大功臣,可說是另類的台灣之光。
        現代社會對台灣蝴蝶蘭的意象,花型雅素,香氣幽隱,與百花爭艷,是展場的嬌點,更帶點喜氣與祝福的意涵,在過年過節或有喜慶的場合,是常見的擺設,是國家外匯收入的重要植物致於孤蘭生幽谷,那種孤傲的特質,隨著野生蘭的消失,己失去那種文化意涵。如果想在深山野林中邂逅孤蘭,那種奇遇驚艷,應只有在古詩詞中吟詠懷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