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談生死

談生死
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生死,死生死生;生死死生,死生生死;不生不死,不死不生。
棺槨內是2,100年前的西漢王妃,年齡約30歲左右,身高約為159.8釐米的典型中原漢族美女,與現代中國北方漢族屬同一類型。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王妃形體完整,全身潤澤,部分關節可以活動,軟組織尚有彈性,是防腐學上的奇跡,出土後震驚世界。有1件素紗樣衣,薄如蟬翼,長1.28公尺,且有長袖,重量僅49克,織造技巧非常高超。
一、前言:
    上述非繞口令,更不是在玩文字遊戲,而是在探討生命的生死問題。「不知生,焉知死」,然不知其死,讓死感到無常,感到害怕,導致面臨死亡慌張不知所措。如果我們能及早面對它,討論它,接受它。反而能令生更有目標、更為有理想、更有動力,因此我們認為死並非全然可怕,無知的死,才令人無言以對。生存是最完美的善,所以「每個人都盡其所能求生存」,不僅要求現世完美的生存,進一步追求更完美的永久存在。「生死生死,死生死生;生死死生,死生生死」是在敘述人類生命的無常,對生之歡愉,對死之慨嘆。「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其中「生生」一個生是動詞,另外一個生是副詞,極言繁衍不止,萬物恆生與周易所言「生生之謂易」同義;其中「死死」一個死字是動詞,另一個死字是名詞,是在描述人類懼死,如何使死輪迴再生,有如枯木逢春,再生出嫩芽般的新生命。至於「不生不死,不死不生」是人類形而上所追求生命的最高理想,如道敎的仙化,泛基督敎的永生,佛敎的涅槃。
二、生死的意涵:
《一》、「生」的意涵:
    生的字意,《說文》:「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其字本義,是草木從土裡生長出來。」《廣雅》:「生,出也。」《廣韻》:「生,生長也。」《玉篇》「生,起也。」《玉篇》:「生,產也。」《韻會》:「生,死之對也。」《正字通》:「生,凡事所從來曰生。」《易·繫辭》:「天地之大德曰生。」而其引申義有,生命如「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生活如「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楚辭、涉江》、生通「性」(資質、稟賦)如「惟民生厚,因物有遷。」《書·君陳》
    綜合以上所述,可知生的涵意,至少包含「所從生」就是從那邊來,「如何生」就是講如何生存,「如何衍」就是如何生生,「有義生」即是講育種成性。所以有人說:「生含五義:一、育種成性義,二、開物成務義,三、創進不息義,四、變化通幾義,五、緜延長存義。」
《二》、「死」的意涵:
    至於死的字意,《說文》曰:「死,澌也。人所離也。」注曰:「澌也,人所離也。從歺從人。凡死之屬皆從死。人盡曰死。形體與魂魄相離也。」《白虎通》云:「死之言澌,精氣窮也。」《釋名》注曰:「死者,澌也,若冰釋澌然盡也。」《莊子》曰:「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
    綜上所述,可知死的涵意,至少包含「生理之氣散」、「有義死」、「魂魄相離」、「魂魄何所往」等思考面向。
    從生死字義的瞭解之後,我們可統括出人的生命從生到死,有幾個面向要思考「人從何所生?」、「人生當做何事?」、「人從何所往」。人類是從那裡演生出來的?生在當下應做何事?人死了到那邊去?這三個面向基本上都站在人貝有靈魂,也是中國文化中所講的魂魄。因為沒有靈魂則人形同行屍走肉,談不到生在當下的理性行為。而且人與靈魂應是二元論,生是肉體加靈魂,死是肉體的崩解,而靈魂仍可自由存在。
    「人從那邊來?」「人從娘胎來」「人死到那裡去?」「人死到墳墓去。」這是形而下談現世人的生死,我們所要探討的是形而上人類從何而來,是與靈魂結合而來。人類死後死而何去?肉體當然歸塵土,但還有一個神靈要如何安處?人類才因而安生。
三、佛敎的生死觀:
    佛敎是由釋迦牟尼所創立,佛陀是後人對衪的尊稱,具有大覺的意思。佛敎認為宇宙的空間,是由無量數的世界所構成的,是無數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構成的無限世界。其中三個大千世界為佛土,是佛與眾生的世界,也稱為「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其結構又分為佛國世界與眾生界,佛國世界有三世佛與四方佛之分,眾所周知的西方極樂世界就在其中;眾生界又分為欲界、色界及無色界。
    佛敎認為宇宙的時間也是無限的,其過程雖有消長,消長的週期,歷經成、住、壞、空四期(劫),但是循環不絕,無始無終。
    宇宙如何生成?佛敎是以「緣起論」,來建構宇宙生成和本體論。「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緣是結果賴以生成的原因,「有因緣世間起,有因緣世間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至於其生滅的本體,最原始的是「業感緣起」論,這是從人的生命過程,所建構的理論,有點流於主觀,然而尚有客觀環境,對生命的緣起有重要的作用,如中觀學派的「中道緣起」論、瑜珈行派的「阿賴耶識緣起」論、密敎的「六大緣起」論、天台宗的「性具時相」論、華嚴宗的「法界緣起」論、禪宗的「自心頓現」論。緣起的本體雖論述如此多樣化,皆因各派的的法門差異所致,然亦有其共識論點,即業感緣起及生死唯由心所作。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華嚴經》
「心取地獄,心取惡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作形貌者,皆心所為。」《五苦章句經》
「一切世間之所有,種種果報各不同,莫不皆由業力成。」《華嚴經》
    佛敎認為「人從那裡來?」「人從死來。」「死從何來?」「死從生來。」這种生生死死,來來去去皆痛苦,所以佛經中有所謂的「八苦」。而這種苦是有原因的,是基於「無明」、「業力」及「因緣果報」所造成的。生不足喜,基於無明將前世生命所帶來的惡業,及今世所加造的惡業,皆要自我承擔,自己承受這些果報。死亦不足樂,死並非所有苦的結束,佛教不主張拋棄論,今世所留的惡業再帶到來世。生命就在世間道生死輪迴。佛說:「生死疲勞,從貪欲起。」,但要消除這种痛苦並非沒有方法,所以佛敎提出「四聖諦」、「八正道」、「六度」、「十誡」、「十善」、「守儀軌」、「立四願」等方法供修行,「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累積善業,消除惡業。至於其修行方法有,採取次第漸修的漸悟,也有禪宗的頓悟,完全取決於生命個体的慧根及福慧而論。
    修佛的目的,就是在去除無明所造成的輪迴,脫離生命生生滅滅的痛苦,將生命超越到精神層次的永生,即是涅槃。涅槃是佛性的自證,因為生命本具佛性,常為無明所蒙蔽,所以有用「勤擦拭」的方法,也有用「何處惹塵埃」的態度,去了知生死,越渡彼岸。當生命入了涅槃,才能了証真我,覺悟生命中的法性,也因為入了涅槃,脫離輪迴,沒有生生滅滅,故常以法身存在,所以說涅槃是佛敎生命的永生,是佛敎生命觀的最高境界。
四、基督敎的生死觀:
    在英語體系中基督宗敎,是指由耶穌基督所創立的宗敎,以他的訓示為中心的信仰。當今世界上有天主敎、基督敎及東正敎,皆奉耶穌基督為敎主,並以袉的訓示作為中心信仰。在聖經舊約主張宇宙本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於是神創造了天地宇宙萬物,並且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裹,而成有靈的活人,進而從這人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來繁衍生命。由創世紀中我們可體會,靈魂是上帝給予的。靈魂具有理智與意志的特殊能力,理智可認知真理,意志可追求善美,在生活上消極的要遵守十條誡律,積極上有七件聖事(信、望、愛、智、勇、義和節德)要修行,然上帝對意志賦予自由,你可信仰上帝,歸依上帝,但你也可以背叛上帝。唯獨死後要受到審判,如果生前依照上帝的指示為善避惡,神靈就能與上帝同在,同處天堂,這就是所謂獲得新生,這種“生”不是“輪回式的再生”,乃是從今生過渡到天國、從暫時過渡到永恆、從異土過渡到故鄉的“生”,因此死並不可怕,亦不可悲,基督教看人生美好,生死觀和道家莊子有點相似,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如果背叛上帝為惡,就是有罪的靈魂,這有罪的靈魂,將受審判入地獄,是一種奧古斯丁所謂的「永恆之死」。
五、回敎的生死觀:
    回敎又稱為伊斯蘭放,是由穆罕黙德所創立,他是個人並非神,而是受到天使嘉彼爾向他啓示,傳授他聖道,信奉唯一的真神阿拉,而其所受啓示,即成書為可蘭經。回敎主張,靈魂是由真神的光芒流露出來,本是個整體,後因其不同的性質分裂成若干靈群,最後再分裂為每個人的靈魂,與個人肉體結合。由此可知靈魂本是自由體,偶而與肉體相結合,然因肉體的需求反受拘限,而失去自由度,並且受到物慾的蒙蔽。因此,回敎主張以五功(唸、禮、齋、課、朝)及五典(夫妻、父子、兄弟、君臣、朋友的關係)來修習自己。直到死亡,靈魂與肉體分離,但靈魂與肉體會再度結合接受審判,依據修持的功過決定下地獄或升天堂。如果是升天堂,首先透過七層天,擺脫宇宙萬有的牽制,返回神的唯一光芒中。由以上的敘述可知回敎的生死觀,是從前世、現世、死亡、審判、來生等階段,呈現直線型的演展,與基督敎雷同。
六、中國的生死觀:
《一》、中國傳統民間的生死觀:
    中國在未形成宗敎之前就相信,宇宙萬物是由天地、陰陽二氣演化而成,而上天有位天帝主宰,宇宙萬物順天道而行,是人類生命的源頭,所以說:「神者天地之本,而為萬物之始。」﹝說苑﹞又詩經有云:「天生蒸民,有物有則」。天神具有靈性,所以說:「天神曰靈」,而人的生命中亦具有靈性,所以說:「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尚書、泰誓】。在殷商時代,甚至認為人死後成鬼,人鬼在天的靈魂,對後代子孫有禍福的力量。反之,如果無所歸的魂魄則變為厲鬼,而禍害世人。由此可推論出,天有靈,人有靈,鬼亦有靈,是一種靈魂不滅的理論。這種靈魂不滅的理論,在中西古代社會中是頗為常見的。因此在人世間福、祿、壽的追求,就便成古代人追求的目標。為達成此目標,「尚鬼」、「重祀」、「占日月」、「占星氣」、「立五行」、「占筮」、「占夢」、「符咒」在當時也很盛行,甚至被列為官制。「君子以常德行、習敎事」、「聖人以神道設敎而天下服矣」平時對德行的修習、神敎的尊崇,就成為人生在世必修法門。生時追求幸福的生活,死後能羽化成仙,列入仙家追求永生。如屈原所言:「貴真人之修德,羨往世之登仙,羽化去而不見,名聲著而日延。」
《二》、周易的生死觀:
    「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繫辭上11)從字義來看似乎是在講八卦如何形成,其實是寄言周易的宇宙觀。周易主張宙宇末生成之前,是混沌未分的一團元氣,周易將其稱為太極,這是主張宇宙本体由氣所形成的,我們姑且稱它為「氣本論」。這種氣有清濁之分,清者上升成天,象徵為陽氣;濁者下降為地,象徵為陰氣,所以說太極又分成陰陽、天地。
    天地之大德曰生」(繫辭下1),天地最大功能德性,就是生養萬物,所以序卦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天地能化生萬物是因為天地、陰陽交感而化生,所以說「天地感而萬物化生」(咸、彖)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獨地也不生,必需天地、陰陽交感才能化生。
    「故,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繫辭下5)意謂萬物因天地二氣交密,而化育醇厚,男女猶如陰陽二氣交合其精,而萬物化育孕生。人類生命及萬物皆為天地、陰陽二氣所化生。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府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繫辭上)聖人作易準擬天地生成之道,因此包含天道、規律。聖人仰觀天地俯察地理,進而體會天地的運轉及變化,所以知道陰陽幽明的變化。觀察事物由原始到終了,認知「其始也,氣聚而理隨之以成,故生。其終也,氣散而理隨之以盡,故死。」就「氣本論」而言,人類生命死生,僅氣之聚散而已。故,「生生之謂易」(繫辭上6孔穎達正義注曰:「生生,不絕之辭。陰陽變轉,後生次於前生,是萬物恆生,謂之易也。」第一個生字是副詞,第二個生字是動詞,生生連在一起,意謂萬物繁衍不止,是萬物恆生的道理,然由反面觀之,亦在衍發「死死」的概念。周易的「生生」是針對萬物人類整體而言,與老子「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老子50)其中的「生生」是指人類奢求生活太厚,在義理是有相當大的差異性。
    在周易一書中談鬼字共九條,談神字共三十三條,雖然各有不同的定義與詮釋,但我們從全文中可理出天神、地祗、鬼神與人的關係。在殷周時代的社會環境中是以靈來做聯結,而龜蓍是在這一環中,扮演蓍媒介的角色。在當時的眼光來看,龜蓍及占卜者必需皆具有「靈」的特質。換言之,天有靈,人有靈,鬼有靈,其中以龜蓍的靈得以串連起來,這也是古代靈魂不滅必然的推論。
    子曰:『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與神,教之至也。』(禮記、祭義)祭義又曰:「因物之精,制為之極,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百眾以畏,萬民以服。聖人以是為未足也,築為宮室,設為宗、祧,以別親疏遠邇,教民返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眾之服自此,故聽且速也。」其大意是說萬物所具之精靈,尊奉祂具有最高的地位,且稱其為神鬼,作為百姓崇拜的對象,進而建築了宮室,設立了宗廟,教化人民,不要忘記自己的根,慎終追遠。人民遵守禮制,不但快而且有效。而周易【觀、彖】:「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神道設教與孔子主張「合鬼與神,教之至」的道理是相通的。
詮釋周易的「十翼」因為是儒家的作品,因此與儒家重現世的生活要求較為類似,罕言死後到那裹去的問題。周易對人生在世要追求最大的幸福,就是要當個君子,要當個君子,有下列的德目要修習,即元、亨、利、貞、仁、義、禮、智、至中、且正、持變、求和等等。但周易並不滿足於君子的位階,其最高理想是求為聖人。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于人乎,況於鬼神乎?」大人就是儒家所稱的聖人,聖人必須修習覺悟,「極深而研幾」,「精義入神」,「知神之所為」,「窮神知化」,其目的就是要成「成天下之務」。能與日月、四時、鬼神相合,甚至先天而天弗違,這不僅是人神合一,天人合一,是一種超越現實生命,是一種心靈生命的揭發,與道家相較只欠化羽成仙的說法而己。
《三》、老子《道家》的生死觀:
    道家是先秦思想流派的派別,以老子及莊子為代表,不同於道敎是宗敎中的一個敎派,是後漢張道陵所創立。老子對宇宙生成,有個很精闢的說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42)道是宇宙生成的第一義,那道是什麼?「道可道非常道」、「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始。」(老子1)道即然無名可道,那它到底長個什麼德行?「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25
宇宙本体的道是混沌未分的一團元氣,因為它是混而為一,故稱「道生一」。一陰一陽之謂道,道含陰陽二氣,故稱「一生二」。獨陰不行,獨陽不立,陰陽交合,「萬物負陰抱陽,沖氣以為和。」,因而生成和氣,故稱「二生三」。陰陽二氣交合,男女媾精,因而化生萬物,故稱三生萬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宇宙的生成即然從道而演生,道當然也有個法則以供遵循。人不遠地,仍得安全,所以要法地。地為天所覆,所以不違天,才能得天之庇,所以地要法天。天為道所化生,當然要法道才能得所處。而道所表現出來的與自然無違,所以說道法自然。
    「天地與我同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己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莊子、齊物)這時候天道與人道即然合一,我們就可以從道家的本體論推知老子對人生修養的要求。「道常無欲」,「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不欲以靜」,「萬物將自化」,「天地將自定」。「無欲」是道家對生命的基本要求。反之,「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老子50)如果求生太厚,本是好好的生命,反而將其置於死地。從「無欲」,進而「歸真反樸」,轉入生命的第二境界,「抱神以靜」,「必靜必清」,「乃可長生」。因為虛靜是人類的心齋,如果能虛靜恬淡,則「天地之平,道德之至」,而且能達到動靜相成的效果。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老子33)生時能堅持常道,死時亦歸於常道,與天地同處於常道中,雖死常道永存,故稱之為壽。不離於常道是謂「真」,而不離於真是謂「至人」。至人是道家精神上,最高境界的生命,至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莊子描述至人,登天入地,遨遊於六合之外。因為,至人尋得自已的本體—「道」,捨棄我相,與天地之氣相合,其知為上知,其德為上德,「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與日月參光,與天地為常。」﹙莊子、在宥﹚
《四》、道敎的生死觀:
    道敎於中國後漢時期,為張道陵所創立,崇拜黃老之道,以易、老的思想為基礎,以老子「道德經」為中心思想,結合黃帝的「陰符經」,莊子的「南華經」,「黃庭經」(言養生之道),「文姬經」(言長壽之法)合稱五大經。
    道敎的敎義是以黃、老為中心思想,其本體論就略而不談。先從它所信奉的神祗說起。道敎是多神敎,在天地未分尚在混沌中的神祗有無極三界清、太極界至尊之神、四極大帝、三官大帝等。在天地己分,現世得道的,如黃帝、老子、莊子、呂純陽、、、等等。從其信奉的神祗名稱,可推知其宇宙觀也是從無極、太極、陰陽、天地、萬物,這种程序推演出來。
    道敎對生命的看法,也相信靈魂不減,誠如道德真經所言:「谷神不死,是謂玄牝。」南華真經:「凡物無形無毀,復還為一」。靈魂既然不滅,在現世的善惡行來生總要有果報。所以道德真經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种果報是  善者入「仙境」,惡者入「地獄」。至於「招魂」是招回己逝親人的靈魂,使靈魂有所歸以庇祐親人,避免輪為遊魂或厲鬼。
    善業要如何累積?首先要皈奉「道、經、師」三寶,繼之以學道、修道和行道。學道,是學道敎教規與敎儀,必須避五戒行十善。修道,是修人身之「精、氣、神」。行道,是以「慈、儉、讓」為立身行道。至於道敎早期的金丹術、巫術、成仙術早己失傳。總之,道敎認為經過其修行,能超越生命的輪迴,羽化成仙,到仙境過其神仙的生活。誠如抱朴子所言:「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變化飛行。」
七、結論:
      生命從何而來?生命是包含在宇宙萬物之中,如何認知宇宙的演化及其演化的過程,就能体認到生命產生的軌跡。人到現世來做什麼?就生命的意義而言,就是要如周易所言「生生」的道理,要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使生命源源不絕,萬物恆生。而現世生命的過程中,生活如何過得幸福,在消極方面要避免如老子所言「生生之厚」因求生太厚,必有爭,爭則亂,亂則殆。反而把好好的生命,置於死地。如將生活的目的,放在於增進全體人類的生活。最大多數的人生活好,必定會提昇全人類的生活品質,使現實生命更有意義。死後到那裡去?雖然各宗敎、學說,各有不同的主張,如佛敎的西方世界,基督敎的天堂說,回敎的回歸阿拉的身邊,道敎的仙鄉,道家的與天地同常,這些皆是對生命精神的超越,而不把死視為幻滅,而是精神的永生。
      「不生不死,不死不生」是對生命精神的超越,並非生命的停滯。在這種生命觀下,來調整我們的生活態度,從利已昇化到利他,並非犧牲利己,而是將利已融合到利他之中,活化個體到整個生活鏈中的角色。從老子所言的「生生之厚」,昇華到易經所謂的「生生之謂易」,使「動之死地十有三」,轉化為萬物恆生,這才是生命精神的永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