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 星期五

英雄乎?抑或梟雄乎?

 英雄與梟雄本是孿生兄弟,若以結果主義觀,判別行為的是非標準,是依該行動所產生的結果而定。「成王敗寇漫相呼,直筆何人縱董狐。」(柳亞子)梟雄手段更多是採實用主義,遇事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一旦成功,世人在結果主義催化下,他們做的錯事往往會被美化,梟雄反成了英雄。然而英雄修為平時採道德普遍主義,內化人格特質,嚴於律己,堅守自己的準則,臨危願意捨身取義,殺身成仁,為天下蒼生謀福祉。「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大戴禮記、保傅)英雄與梟雄的差異,始在正其本,故言君子慎始。君子並非等同於英雄,然而英雄缺乏君子修為,易步向梟雄的行徑,其理明矣。

遇難,「冰作骨,玉為容」及「更無花態度,全是雪精神」(宋、辛棄疾)英雄會呈現出一種凌霜傲骨的精神,越挫越勇。「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身段如竹的柔韌彈性,不畏強風,堅守志節,舍命不渝。梟雄遇難節操棄守,易流於鑽空隙,不擇手段。

呈祥,英雄有功受寵,人澹如菊,寵辱不驚,方有「酒店關門時,我就走」 I leave when the pub closes)的豪氣,不爭功,不眷戀職位,功成不必在我。梟雄爭功諉過,眷念職位,不知進退,寧使我負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負我!

歷史,英雄還是梟雄本應由歷史評定,歷史不容化妝,但常為强權執政者塗抹脂粉,董狐筆今安在?

在台湾,由於意識形態作祟,社會撕裂,僅有立場沒有客觀的價值標準,英雄與梟雄的評價,基本上僅是一種辯証邏輯,各陣營自我催化,進而相互詆毀,如有自許立志為英雄,必為對方陣營潑髒水,梟雄、鬼雄倒是不缺,雖然不敢自我美化為英雄,但另創新詞「我每天想的就是工作」,行不由道做越多人民越痛苦呀!

庶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頭赤焱焱,隨人顧性命。管它是英雄還是梟雄,就自己而言,當個狗熊或趴趴雄,那就不必作態了,勇於不敢則活,古有明訓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