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姜,魯宣公夫人,成公之母,聰慧淫亂,干預政事欲癈成公,被軟禁東宮,終薨逝於東宮。軟禁之初,請太史占筮,得艮之八。太史說:「這是艮卦變為隨卦。隨有從義,得以隨人出脫,應速出東宮。」
穆姜回說:「不!周易卦辭:『隨,元、亨、利、貞,無咎。』元,是軀體的頭;享,是與嘉賓相會;利,是道義的總和;貞,是幹事的本體。體現仁善就足以為人的領袖,嘉賓相會就足以協合禮儀,利益於人就足以總合道義,堅守正道就足以辦好事情。具此四德,本不可以欺騙人,所以占得隨卦,可以没有災咎。
如今身為婦人参與禍亂,本處下位,而又不仁不義,當非元首。不能使國家安定,那能相會嘉賓,協合禮儀。所作所為害了自身,不可稱利益人民,背棄太后本位而淫亂,不可說是貞固。有此四德的人,占得隨卦可以無災咎,元亨利貞四德我皆無,豈合隨卦的條件?我自取其悪,怎能沒災咎?必死於此,不能再出東宮了!」
古代占筮最主要目的,是在於「決嫌疑定猶與」。以「八卦定吉凶」,從「繫辭焉,而明吉凶。」然而若僅以卦爻辭來占斷吉凶,易失之偏斷。春秋左傳以周易占筮的遺占記載總共有十三條之多,其中以穆姜遺占與太史的對話,表現出內省,最具「吉凶由人」的精神,在那個時代背景,有如此的反思,及邏輯思辯,可說將周易的德化教育發揮的淋漓盡致。
「艮之八」,關於之八古代的說法各異,然依「九、六變,七、八不變」是爻變的通則。若八不變應依艮卦卦辭「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占斷,則死路一條。因此「艮之隨」可出東宮的説法,是否是太史有目的性的曲解。
不恆其德,孔子不占;不足於行者,不足於信者,荀子亦主張,善為易者不占。穆姜淫亂干政,太史為其占已屬失德在先,又以卦義曲解得以隨人出脫,應速出東宮,更屬誤用占斷辭。「夫儒者命占之要,本於聖人,其法有五:曰身,曰位,曰時,曰占。」(易雅、占釋)占筮是要根據很多時空條件分析,總不能卦爻辭曰吉便吉,卦爻辭曰凶便凶,而流於機械化的命定主義。「易,我後其祝卜矣!我觀其德義耳也。」(周易帛書、要篇)孔子主張以德義解易,而輕視以卜筮解易,知占而不達於德,則其為史。太史知占而不識德為穆姜所駁,難到不感到慚愧嗎?傳文雖未作史評,然全篇能微言大義,寓理于事,不亦可乎!
穆姜以乾文言詮釋卦辭,文言屬十翼之一,據言是孔子所作,然穆姜薨逝時,按生卒年歲推估,及孔子所言五十以學易,如何能寫出乾文言如此精闢章句供引用論述,是傳之誤,還是十翼非一人一時之作,因缺乏典籍可考,容存疑。
天人感應,是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係的一種唯心主義學說。如易所言,一個人心性潔靜,那麼就可以「寂然不動、感而遂通」,進而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然而傳文亦云:「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左傳、莊公卅二年)以人為本位,以民為貴的思想,油然而生。
穆姜算得上是聰明人,不相信隨卦占斷詞,「無咎」。傳文借其口反思說出,自已行為與卦辭「元亨利貞」四德相悖逆,豈能無災咎,故必然死於東宮。從心理上自我剖析罪行,沒有經過內療的傷痛,就得不到心靈的救贖。傳文捨史評的文體,讓惡人自言其惡,更具說服力,亦從而帶出「天道何親?惟德之親;鬼神何靈?因人而靈。」的人道主義思惟。
易經本是古代占筮之書,然經重卦演易及繫以卦爻辭,史稱孔子再輔以十翼,而成中國傳統哲學典籍。中國文化精神及立國源頭,就在於此,一言以括之,即中道的道德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