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2日 星期三

易經的核心思想「保合太和」,是在動態中求永久的平衡。

     陰陽的概念,源自中國上古時代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矛盾又統一的大自然現象,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的概念。
    中國先聖在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狀態,認為陰陽未分的混沌時期是屬於「無極」,而「無極生太極」,這個生字應指為演進,太極屬於「氤氳時期」,是指陰陽之氣已分,而且處於陰陽二氣交會和合的樣子。這種形上學的「炁」並不因而停顿,繼續演生下去,故言「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傳〉進而演化成天地萬物,我們將這種以「炁」生化萬物,以「炁」爲萬物的本體,稱之爲「氣本論」。傳統《易經》以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陰陽二氣狀態的變易,表現了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和宇宙觀。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陰陽一元論去描述世間萬物的變化,而非靜態的陰陽二元論。以氣來描述宇宙生成,及宇宙的秩序狀態,我們稱為易經的宇宙論。
    伏羲氏自古以來被奉為華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傳說伏羲坐於方壇之上,聽八風之氣,乃做八卦。八卦衍生《易經》,開華夏文明。氣本流於太虛之間,僅與時間相結合,伏羲聽了八風之氣,進而畫八卦之後,就多個方位感的空間因素,且能將時空相結合。
    易經玄而難懂,如能精準抓住其核心思想研究,當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陰陽哲學表面雖然是個矛盾對立體,然而即對立又統一,互動起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互相依存,互相感應,可説是互補相成,協調並濟,是在動態中講求平衡,因此所形成「天地交泰」,是一種自然的和諧。故言,陰陽「和」就是易經的核心精神。
    「和,相應也。從口,禾聲。」(説文) 、「和,聲相應。」(廣韻) 可知和字的字本意,是口相合、聲相應,如「鳴鶴在隂,其子和之。」(易、中孚) 。就陰、陽的觀點立言,「和,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廣韻) 、「和,不剛不柔曰和。」(諡法) 是不全陰不全陽,亦陰亦陽,陰陽相融,陰陽不是靜態的相加,而是動態中的陰陽相交,陰陽相應,陰陽相柔,陰陽相和。
    「十翼」是包括〈彖傳〉、〈象傳〉、〈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及〈文言傳〉等文章典籍的總稱,用來解釋《易經》的道理,亦稱為《易傳》,是理解《易經》經文的重要根據。傳聞是孔子所作,也有持反對立埸認為是子思所作,甚至也有學者認為是集體創作,如果説是儒家的作品,應是普遍能被接受。
    「保合太和」(乾、彖傳) 「太和」是陰陽會合,沖和之氣,所以說:「是以六合之內,莫不同原共流,沐浴玄德,稟卬太和。」(漢書、卷100、敘傳上)。質言之,太和是一種和諧的最高境界,不僅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也是人際之間的和諧。「保」,是恆常存在而不虧減,這是從時間上來看;「合」,是八方會聚而不流散,則是從空間上來說。「保合太和」全句意思就是創造有利條件,加上保合之功,使這種和諧,在動態中主動調控,進而保持長久良好的局面。
    「和」字亦是儒家的核心觀念之一,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禮而不和失之呆滯,和而無禮則失之放蕩無拘,禮與和也是要講求動態平衡。「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者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儒家認為「中道」是天下萬物的根本,而「和」是天下萬物的規範,如能「致中和」才可使天地各居其位,萬物發育成長。中和的真諦,並非靜態總合的平均值,也是在動態中求永久的平衡。
    老子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氣沖以為和。」(道德經、四十二章) 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道含陰陽,萬物皆由道生,故萬物皆負陰抱陽。所謂「沖氣」,即是混沌未分之氣。自然規律用虛柔不盈的方式,來調節事物矛盾的兩方面,「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以達到事物的和諧,所以唐玄宗曰:「沖者,中也,是謂大和。」。
    「和」字是將陰陽二氣一元化,對陰陽二氣追求永久動態平衡,在乾卦、彖傳稱其為「保合太和」,把儒家的「致中和」,與道家的「沖氣」理論作歸納綜述,而形成中國文化的精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