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2日 星期一

買春難,不如盜顆童心打圈轉。

        北風凜冽,令人感到寒冬慘切,一波波的寒流猶如頑童尋隙鑽空子,在厚重的衣服內亂鑽,雖著厚衣但與單衣無異,還是禁不住直打哆嗦。於是懷念起去年的「春光」和煦,直想「買春」來典藏,想買總有個賣家,「賣春」者何處尋?直叫人慨嘆「買春難」!一連串的「春光」、「買春」、「賣春」等詞句,實在叫人寫的暈呼呼,呵!呵!呵!、、、、、。
        春字的甲骨文以字形觀察從草,右側似屯,表示胚芽破土而出,萬木生長,所以說:「春者何?歲之始也。」〈公羊傳〉春的字本義是春天、春季,是一年的開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詩、召南》詩本以舒情為主,「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國風〉雖然有男女情慾的基本原素存在,這是在求配偶,具有「生命的意義,在於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的哲學價值存在。但春字的衍申,從春女、春方、春興、春線,與粉味就結合在一起,似乎一提到「春」,遣詞用句就要特別小心,否則就令人遐想而又要暈乎乎。「春光」一詞本是春天的景致,「春光太無意,窺窗來見參。」〈宋、楊萬里〉「詩卷且留燈下看,轎中只好看春光。」〈清、黃遵憲〉「書冊埋頭無了日,不如拋卻去尋春。」〈宋、朱熹〉都是在描述春光明媚,是詩詞中的唯美表達。但〈長生殿〉一句「啟萬歲爺,楊娘娘到了。呀,這春光漏洩怎地開交?」「春光」一詞又被引申為,見不了光的男女私情。
        「買春」一詞倒好解釋,在中國辭書典故中,並無負面涵義,更無「賣春」一詞,玆引例說明:
「玉壺買春,賞雨茆〈芧〉屋。」〈1〉壼是裝酒的器物,玉壺買春當指帶著玉壼去買酒,這是唐朝文人雅士用詞的習慣,把買酒美化為買春。又如「圍蔬放荻不爭地,種柳堅堤非買春。」〈2〉及「隨雨隨風和有恨,恨無人著買春錢。」(3)等詩句,皆是對春天風光的顧懷眷念,以詩人的浪漫情懷,為詩表達想留住春光的唯美的吟詠。如果從宋朝萬俟詠的詩句「榆錢(4)萬疊,難買春留。」〈木蘭花慢〉「難買春留」就表達的較直接,沒有討論遐想的空間。至於「買春」一詞將其引申為性交易,據考是源於日本在1956年訂有「賣春防止法」,到了七十年代大批日本男性觀光客因日本國內不行,就跑到東亞各地嫖妓成為醜聞之後,就自創「買春」一詞,由於中、日文字有許多同形詞,台灣也就跟著流行「買春」了,原來它是個外來語。
        嚴冬將去,早春必來。這是天下皆知的「自然法則」,然寒風朔吹冀望春光和煦,這是人類心理基本的反應,因此「若教青帝堪通賂,萬斛明珠定買春。」〈明、張淮、牡丹百詠〉如果司春的天帝有門路可賂賄,寧願發巨資買個春天。無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老子〉縱然野有凍殍,「白璧(玉)青錢,欲買春無價」〈南宋、朱翌〉終究春天是青帝的獨門生意,袉不賣就是不賣,只有慨嘆「買春無計奈春何」?唉!買春難,未若盜顆童心打圈轉,管它千秋萬世紅塵事,等得嚴冬過儘盼春蕾三陽開泰來,春夢易醒可得追?唯將餘生伴斜陽

附註:
1〉、「玉壺買春,賞雨茆〈芧〉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雲初晴,幽鳥相逐。 眠琴綠陰,上有飛瀑。 落花無言,人淡如菊。 書之歲華,其曰可讀。」〈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典雅〉
2〉、「蓼岸藤灣隔盡人,大江小漢繞成輪。圍蔬放荻不爭地,種柳堅堤非買春。匏瓠放教俱上屋,漁樵相倚自成鄰。夜來更下西風雪,蕎麥梢頭萬玉塵。」〈南宋、楊萬里〉
3〉、「即看往往鬥鮮妍,忽作漫天也可憐。隨雨隨風和有恨,恨無人著買春錢。」〈宋、馮時行、落花十絕〉

4)榆錢:榆樹的果實,圓小似銅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