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0日 星期二

占筮者的寶典-古易經之十三同人卦

占筮者的寶典-古易經之十三同人

同人》】(1)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帛)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貞。
(竹)此卦残缺

注釋】
(1)今本無卦名,同人二字應即是卦名,是卦辭首字,因重疊而省字。
同字的甲骨文字體結構下半部從口,上半部從中間兩橫象竹節之形,如竹筒或水桶之形,故「同」是「筒」或「桶」的初文因此上半部的筒或桶,下半部的口密合,故訓為同、為合。有言,取象於側立之盥盤為抬槃、肩輿類工具,一定要二人以上才能抬得動,加「口」以示同心協力之意。甲骨文表示會合、共同,如「貞:不同涉」、「同出,禽」。
《說文》:「同,合會也。从从口。」段注:口皆在所覆之下。是之意也。同的字本義是聚集合會。《玉篇》:「共也。」《廣韻》:「齊也。」《正韻》:「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綜上所述,同人卦有幾個特點:
一、同人在否之後,因人處於閉塞之世,深感相濟互助的重要,想與人和同,這是人類本於群聚的心理需要,所產生的心理辯証的基本需求。
二、孔穎達:「同人,謂和同於人。」(周易正義)同人是主動要和同於人,但被和同的人在行為上雖然被動,然而心理需求是不反對。
三、凡物有共相,當然也存在異相。而同人的精神是在於求同存異,在共相中和同,同時包容異相的存在。
四、和同有其基本條件,除有聚合的現象之外,尚要不偏頗無貴賤,上下通達而不困,並且在一定的秩序上,使眾人親近而達到同人的目的。
五、同人非黨同小人,需以君子之理通天下之志,這才是同人的核心義意。

【卦辭大意】:玩占遇此卦則亨通,利於渡涉大川,並且利於君子的貞問。取象說明君子能走出廟堂,走入曠野進入人群與之和同,不僅可使政令亨通,縱然要從事田獵或戰爭,而渡涉大川皆為有利。

初九:同人于門,無咎。
(帛)初九,同人于門,无咎。

注釋】
同人無私黨、無偏私,無厚薄私之異,故出門同於人,是無災咎。

【爻辭大意】:玩占遇此爻則無災咎,並取象說明出門就有人和同,是無災咎。

六二:同人于宗(1),吝(2)
(帛)六二,同人于宗,閵。

注釋】
(1)、宗:
許慎曰:「宗,尊祖廟也。从宀从示。」〈說文解字
段玉裁:「尊祖廟也。尊莫尊於祖廟。故謂之宗廟。禮記:『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禰者爲小宗。凡言大宗小宗皆謂同所出之兄弟所尊也。尊莫尊於祖廟。故謂之宗廟。宗从宀从示。示謂神也。宀謂屋也。从宀示。會意。
郉昺曰:「宗者,本也。廟號不遷,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稱曰宗廟。
程頤曰:「凡言宗者,以主祭祀爲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
其字本義宗廟祖廟,就是在室內對祖先進行祭祀。
朱熹:「宗,黨也。」程傳:「宗,謂宗黨也」〈周易本義〉
王弼曰:「唯同於主,過主則否。用心褊狹,鄙吝之道。」〈周易注〉
孔穎達:「而和同于人在於宗族。」〈周易正義〉
綜上所述,宗的字本義是宗廟,是宗族對祖先祭祀的場所,通常由宗主主持,如遇有爭戰也是議事「廟算」的地方。
(2)今本作」音lìn,帛本作「閵」音lìn。廣韻韻母同屬真A,聲母來,平水韻震。古韻吝、閵二字同屬文部可通假。本義恨惜、堅吝。引申為恥辱、行難、艱難。

【爻辭大意】:玩占遇此爻則艱吝,並取象僅與本宗族的人在宗廟和同,黨同宗族,尚嫌褊狹,因此艱吝可知。

九三:伏戎于莽(1),升其高陵(2),三歲不興(3)
(帛)九三,服容[于]莽,登亓高[陵],三歲不興。

注釋】
(1)伏戎于莽:
伏戎今本作「伏戎」,帛本作「服容」。
伏、服讀音皆fú,廣韻韻母皆在屋三,聲母皆在並,古韻二字同屬職部,可通假借。其意為潛伏、埋伏。
戎、容讀音皆róng古韻戎在冬部,容在東部。冬、東本同部,孔廣森將戎得聲者歸之「冬部」,將容得聲者歸之歸之「東」。古韻聲母,戎舌音日毋,容舌音餘(喻四)母,旁紐疊韻。戎引徐音而容反。
「戎,兵也。」《说文》段玉裁注「兵者,械也。月令。乃敎於田獵。以習五戎。注。五戎謂五兵。弓矢,殳,矛,戈,戟也。」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鎧甲的「甲」。字本義就是古代兵器的總稱。
容、戎如果不能通假,或可解釋為容刀。「佩刀,在佩旁之刀也。或曰容刀,有刀形而無刃,備儀容而已。」《释名》朱熹集傳:「容刀,容飾之刀也。」亦引申為兵戎。
:草叢。
伏戎于莽:即設伏兵於草叢中。
(2)升其高陵:
升:今本作「升」,帛本作「登」。「登,升也。」《爾雅、釋登、升古通用。
陵:
「陵,大阜也。」《說文》
「大阜曰陵。」《爾雅、釋地》
「陵,崇也,體崇高也。」《釋名》
段玉裁注:「按引申之爲乘也,上也,躐也,侵陵也,陵夷也。皆夌字之叚借也。久部曰。夌,越也。一曰。夌,徲也。夌徲,卽陵夷也。」
「犯也。」《玉篇》
「侮也,侵也。」《廣韻》《易·賁象》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綜上所引,陵的字本義是大阜,也就是大土山。以後引申為登升、逾越、侵陵、陵夷、侵侮。
在周易中有陵字出現共有五處:
「升其高陵」〈同人、九三〉
「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賁、九三象〉
「地險、山川丘陵也。」〈坎、彖〉
「躋於九陵」〈震、六二〉
「鴻漸于陵」〈漸、九五〉
除「終莫之陵也」,作侵侮解外,餘皆作山陵解,也就是山頂。
升其高陵:意謂登上山頂,觀察敵情,量勢算計。
(3)三歲不興:意謂自忖非力所當,不敢妄行,唯委曲待時,雖經三年還是不能興起。


【爻辭大意】:玩占遇此爻,缺乏休咎斷占之詞,然而從其取象說明災咎難免。因為設伏兵於草叢中,登上山頂觀察,量勢算計自忖非力所當,雖經三年還是不能興起,久耗待戰災咎難免。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帛)[九四,乘亓]庸,弗克攻,吉。

注釋】
墉:今本作「」,帛本作「庸」。說文:「墉,古文作」此作庸,古字從省。
經典釋文:「墉,鄭作庸。」庸是的古文字。許慎:「墉,城垣也。」
弗同不,克訓能。

【爻辭大意】:玩占遇此爻則吉,並取象說明,都己登上敵人的城垣,經過攻與不攻的反復思維,改過而不攻,當屬吉。

九五: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
 (帛)九五,同人先號桃後芺,大師克相遇。

注釋】
今本作「咷」,帛本作「桃」,又帛書易傳、繫辭作「逃」。咷,楚聲又音桃。廣韻咷、桃、逃韻部同屬豪部,聲母同屬定部,古音同可通假。經典釋文:「號咷,啼呼也。」
今本作「笑」,帛本作「芺」(廖名春譯)、有作「」(侯乃峰)認為是笑的異体字。
按:《說文》云:「笑,喜也。从竹从犬。」注:「引楊承慶字統異說云:『從竹從夭。竹為樂器,君子樂然後笑。』字統每與說文乖異。蓋楊氐求從犬之故不得,是用改夭形聲。李楊冰遂云:『竹得風,其體夭屈如人之笑。』。」由此我們就可瞭解「笑」的本字是「從竹從犬」,現在反而變為異體字,而「從竹夭聲」或「從竹從夭」反而成本體字。「夭」字在康熙字典又云:「別作芺、叐、关。」由此可推論帛書的「芺」字與「笑」字,應是字體演變過程的用字習慣,其意應同。
帛書經部尚有「一握於芺」〈卒、初六〉 「旅人先 芺  」〈旅、尚九〉「 芺言亞亞」〈辰、初九〉其中的「芺」應作笑解。至於  《帛書易傳、繫辭》: 「同人,先號逃而後哭。」中的「哭」字應是笑之訛。

【爻辭大意】:玩占遇此爻雖缺斷占辭,但從爻辭的說明,可知斷占辭應是有厲終吉。同人聚集,由於受到敵人的阻隔先號咷大哭,後因大軍克敵班師回來相遇,而高興大笑,所以說先有危厲,但終得大吉

上九:同人于郊,無悔。
(帛)尚九,同人于茭,无

注釋】
今本作「郊」,帛本作「茭」。郊、茭二字古韻同屬宵部,廣韻韻母、聲母皆同,音同可通假。許慎:「邑外謂之郊,郊外謂之野。」上古時代國都外百里以內的地區稱郊,意謂堿外荒僻之地。
悔:許慎:「悔恨也,從心每聲。」字本義是悔恨、懊悔,是悔的異體字。
辭「同人於野,亨。」因郊在野之內,未達到曠遠,未盡同人卦意故無悔。

【爻辭大意】:玩占遇此爻則無悔,並舉事說明能同人於荒郊,但未達到曠遠,未盡同人卦意故無悔。



占辭分析之十三同人卦
 
 
 
        
       
     
同人卦

亨。
利涉大川
君子貞。
同人于野〈論事〉


初九
無咎。
同人于門〈論事〉


六二
吝。
同人于宗〈論事〉


九三

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論事〉


九四
吉。
乘其墉,弗克攻〈論事〉


九五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大師克相遇。〈論事〉


上九
無悔。
同人于郊〈論事〉
〔說明〕:1、同人卦及各爻皆以論事來輔助說明斷占的吉凶,同人卦所繫占辭有三項,亨,其一。利涉大川,其二。君子貞,其三。
2、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興。此爻深見小人之情狀,潛之於內不敢發,故不曰凶,然之狀難免。
3、九五九五先受「乘墉」及「伏戎」之困擾,故言先號咷。後因大師克相遇而後笑。故知其,有厲終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