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3日 星期二

廢除國父遺像是假議题,是否認同中華民國才是核心。

       民進黨得權後即刻祭出「轉型正義」的大纛,籲廢除國父遺像,並提出將鄭南榕自焚的四月七日訂為「言論自由日」,民進黨立委紛紛表示支持修法,蘇嘉全表示:「很多想法都是與時俱進」,以民進黨在國會多數,法案通過的可能性頗高,但由馬政府公佈的可能性不高,必定拖過由蔡政府來公佈實施,屆時可不是反對者陷入「如喪考妣」情緒,而是人民對立情緒必然沸騰,全由小英面對,民黨何需如此猴急?
        回顧早期民進黨公職當選人宣誓就職,就用屁股對國旗、國父遺像,及當今籲廢國父遺像,皆是「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的餘緒,對孫文到底是不是「台灣2300萬人」的國父的質疑,其潛台詞是對借中華民國之殼上市的不甘,也是對小英民進黨不等於台灣,國民黨也不等於中華民國。」的反諷。
       小英高唱「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可知中華民國是孫中山先生所創立,而中華民國憲法,是「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所制定,孫中山逝世後被尊稱為中華民國國父,以追思紀念仍是人倫常情憲法在規範人際的關係,從目的上而言,憲法是人倫科學。美、孟祿教授(w.B.Munro):「民主政治必須建立在容讓的精神上,沒有容讓的精神,則民主政府就没法執行職務。」民進黨要擁攬中華民國的統治權力,又聲稱要即有的憲政體下運作,卻又容不下國父遺像,這種鋸箭法的神邏輯,違反人倫常規,毫無容讓精神的「轉型正義」,豈是常人所能接受。
      「宣誓條例」第五條規定「宣誓人肅立向國旗及國父遺像」,是由立法機關訂,時間歷經七十六年,民國九十五年立法院最後修正,陳水扁總統公佈實施,且多任總統據此條例宣誓就職。二○○四年考試委員林玉体「孫中山是外國人」的說法,引爆政壇熱烈討論「孫中山是不是中華民國的國父」?台灣總統陳水扁說,立委參選人背後的國父遺像與國旗,這是「我們的國父、我們的國旗」,這代表一切,沒什麼好爭論。似乎每遇民進黨執政,就要起乩操作一下,民進黨丢的球,小英五二○就任不知如何回這個球?還真令人好奇。
       美、柏士哲(Burgess):「歷史和革命的勢力,是制憲當中極重要的因素,這些勢力不能由法學的方式來論究。」中華民國是孫中山革命而來,國父名號是後人的追思,民進黨現在完全執政大權在握,大可不必大放法學的煙幕,不必替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找孫中山的位階,直指核心說清礎講明白到底民進黨是否認同中華民國?如果認同,則國號、憲法、國父有不可割捨的臍帶關係:如果不認同,則毀憲建國自訂紀念日、國父豈不快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