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報、縱橫古今 2024.11.07文/黃聰哲
濁水溪西螺段因溪水中的土石逐漸沉積,在兩岸形成沖積平原地形,由於溪水帶來肥沃土壤,且有豐沛的水源灌溉,是農業縣耕作的精華區。然若遇上豪雨造成堤防潰堤,往往在兩岸造成嚴重災情,因此築堤防災便成了重要課題。
堤防土石層層堆疊,既高且寬,上面不僅可供農用車行駛,且可提供附近居民休憩運動之便。半世紀以來,堤防勇敵百颱,維護兩岸居民免於溪水渙流之災害,防災功能已然達成;然光禿禿的龐然建物,在炙熱的陽光下難免稍嫌遜色,似乎尚有努力空間。
昔日有位農會退休員工鍾老先生,不知發了何種心願,竟然在濁水溪古渡頭到新西螺大橋間的堤防外側,種植了兩百多公尺的台灣欒樹幼苗。因幼苗需長期澆灌,稍長更需以支架扶正,每到傍晚時分,只見鍾先生騎著老舊的機車、後座載著水桶,機車後面還跟著一隻黑狗,細心為每一株幼苗澆水。老人與黑狗在斜暉的暈染下,顯露出幾許孤寂的美感。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過二十年的培育,如今堤防外的台灣欒樹拔地而起,枝葉繁盛茂密,林下成蔭。因為成排的台灣欒樹擋住炙熱的陽光,堤防成了更適合居民運動、休憩的場所。
《禮記》曰:「天子樹松,諸侯柏,大夫欒,士楊。」戰國時期,人死後墳前所種的樹要依階級區分,其中,「欒」指的是生長於中國大陸的複羽葉欒樹。台灣的欒樹,則是本地特有種,因多生長在陡峭的山壁間,直到兩百多年前才由英國植物學家亨利氏於萬巒鄉留下採集紀錄。近代更因其觀賞性而被廣為栽種,並在四季展現出不同的風貌。
春天的台灣欒樹,在春雨的澆灌下生機盎然,會從光禿禿的枝條上長出鮮嫩的綠葉,隨著春風舞動,給大地傳遞春的氣息。
夏天的台灣欒樹,則以濃綠的樹葉為過往行人提供遮蔭。特別在斜暉映襯下,晚風帶來絲絲涼意,樹影婆娑、蟲嗚鳥啼,夾雜著老人們在樹下乘涼的談笑聲,是台灣行道樹特有的影像。
秋天的台灣欒樹,當夏末初秋之際,枝頭長滿了小黃花,隨著秋風吹送飄落,形成一條黃金步道,十分吸睛;而當黃花落盡結果時,又變身為紅色的小燈籠。待蒴果乾枯呈褐色自然掉落後,燈籠狀的蒴果就是最好的「行囊」,借著秋風滾動到遠方落地生根。
冬天的台灣欒樹,在東北季風的肆虐下,樹葉轉黃掉落,僅剩孤枝及些許殘葉,在寒風中挺立,顯得有點孤零。特別是樹皮呈黑褐色,皮狀裂紋偏向十字型,當樹幹愈粗,樹皮似方塊狀剝裂,更顯滄桑。
《管子‧權修》曰:「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種植樹木除了要有心為之,更要有人呵護培育。台灣欒樹,能由嫩綠、濃蔭、繁花、盛果,展現出隨季節流轉的鮮明變化,豈僅十年之計?尚需有樂於付出的種樹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