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是葫蘆科絲瓜屬植物,此名始於宋朝典籍詩詞,及明、「本草綱目」亦稱之,應為通稱。其別名宋、「普濟本事方」,因其始自南方來,故曰「蠻瓜」、「天絲瓜」或「天羅」。此瓜老則筋絲羅織可作洗刷用,故有「絲羅」、「布瓜」、「洗鍋羅瓜」之名。此瓜懸吊於棚,故有「天吊瓜」之名。此瓜以為鮮嫩常蔬,台灣圓筒絲瓜名之為「菜瓜」,在華北亦屬圓筒絲瓜則稱之為「水瓜」。稜角絲瓜有稜角,在珠江三角洲名為「八角瓜」,在澎湖也是角形絲瓜,形狀一稜一稜的,每一個瓜都共有十稜。「十稜」的閩南語發音與「雜唸」的發音相近,故以此影射,說那些喜歡叨叨絮絮,有如澎湖雜唸菜瓜,聞之令人莞爾而笑。
絲瓜並非中國本土植物,其原產地眾說紛紜,有主張原產印度,亦有主張原產印度尼西亞,歐洲的植物學家則主張原產於埃及,然而有一個比較概括的觀念,它應是一種介於溫帶、熱帶的植物。
至於何時傳入中國,明、李時珍云:「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本草綱目)唐代典籍確實乏資料可考,然到了宋代則有具體相關資料可徵引。宋、謝維新云:「今一種名絲瓜。緑深色,有紋及斑斑點子,有長二三尺者。」(古今合璧事類備要)簡要具體描述絲瓜形態。宋、溫革云:「種絲瓜社上為日。」(分門瑣碎錄)種絲瓜最佳時節為社日,即春分及秋分時節,故生產季節有夏瓜、秋瓜之别。北宋、君瑞:「竹槍籬下種絲瓜」,陸游:「徐以絲瓜磨洗,餘漬皆盡,而不損硯。」綜上所引絲瓜在宋代肯定已傳入中國,而且相當普及化。
首觀其形,絲瓜蔓生於樹竹、園籬或棚架,葉大有細毛,莖葉間五瓣大黃花,結瓜圓筒形,亦有稜角形,初寸許及長可二、三尺,色青有皺點,瓜頭如鱉首。嫩時可食,老則去皮,內有絲縷,可以擦洗油膩器皿。
絲瓜在中國有千餘年的歷史,已融入人民活,透過典籍傳述,文人墨士詩歌傳頌,及以水墨繪出絲瓜濃濃的田園生趣,流露出文人的淡雅,其所呈現的文化價値分述如后:
一、素蔬養生,藥食兼備:李時珍云:「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其花苞及嫩葉、卷鬚,皆可食也。」(本草綱目)據中醫絲瓜全株皆可入藥,嫩瓜味道清甜,性涼,燠燠夏秋之季,夏瓜可解暑熱,秋瓜較涼滑,體寒者不宜,絲瓜素蔬發揮中國藥食養生的飲食文化。
二、花可賞亦可嚐,瓜汁可養顏美容:開花縵縵黃成綺,尤以東家牆根種絲瓜,引蔓牆籬出西家,出牆黃花正與蜂蝶細語話家常,憑添些許詩情畫意,尋尋覓覓,找它數朵不實之花,來盤酥炸「春日絲瓜花」,再從絲瓜藤莖截取汁液「美人水」護膚美容,絲瓜已成尋常百姓家生活文化的一環。
三、瓜棚寄興,文士淡泊明志:絲瓜青藤如散走青蛇蔓,坐看棚上花葉重,紛如瑜掩瑕。結瓜時節,黃花褪束綠身長,一條條絲瓜如秋蛇垂掛在棚架上,雖不見山容亦自清,管它雲卷雲舒,絲瓜藤下枕書眠,著實給人一種雅致淡泊的美感。絲瓜雖算不上是一種高貴的植物,歷代文人卻偏愛絲瓜。
絲瓜,花可賞,瓜可食,絲瓜絡還能醫病,綠絲往上貼墻爬,管妳窮家或富家,絲瓜棚下幾盞清茶溫歲月,守著那一寸淺淡的安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