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國外旅遊看教堂(十四)五稜郭最上寺 (攝於日本)




北海道旅遊参觀五稜郭最上寺 ,的確令人訝異,與雲林劍湖山旁的慈光寺,在建築風格上竟然如此相似。從建物色系,斗拱、柱子、房梁,及屋頂坡度平緩等,不但相似度高,看起來舒展樸實,莊重大方,色調簡潔與綠色林木相容度高,原來皆是仿唐的建築風格


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國外旅遊看教堂(十三)北海道神宮(攝於日本)

到日本旅遊在宗教建築物,雖然有佛寺、敎堂但較具特色當推神社。
    位於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的一座神社。是明治年間,天皇下詔祀奉守護北海道開拓事業的三大神明。到了昭和年間,神社中同時合祀明治天皇,而正式定明為北海道神宮,是北海道社格最高的神社。
日本人的生活、文化和神社間,有十分密切的關係。新年開始時,要去神社參拜,以祈求一年中如意順利。現在也有許多年青人,在神社或神殿舉行結婚典禮,以祈求白頭偕老,多子多孫多幸福。以後生了子女,在出生30天左右要帶新生兒,到神宮參拜。在每年11月時,為慶祝小孩成長,有「七五三詣」,將打扮整齊的3歲、7歲女孩,以及3歲、5歲的男孩帶到神社參拜。
參觀神社時,你首先會經過一座牌坊,這是它的入口,就是有名的「鳥居」,也就是神社的特徵,此時必需誠敬不可大聲喧嘩,再走過一條長長的參道,可以看到一座水槽,這是參拜前淨身的所在,即「手水舍」可供洗手並漱口。其程序
神社最吸睛的除大殿之外,其次就是神職人員,也就是為神工作,並以此為職業的人員。在性別上有男女之分,尤其是女性神職人員最令人好奇。就其服裝而言,衣著紅白鮮明,但不失莊嚴,一般稱為巫女。以前「巫女」的工作是感應神意、並告知人們神的預言,與東西方所謂的女巫差別不大。現在則是擔任神社的清掃、櫃台和「大前奉仕」(神樂舞)等一般性的工作,與神巫感應的神秘色彩不同。在大殿外尚有其他祭拜設施:
神籤:是為了預測向神佛祈願之事的吉凶,北海道神宮備有中文簡體和英文的神籤。據說籤中有分為大吉、中吉、小吉,而無凶籤。如果是大吉,一般人都帶回去,如果是中吉或小吉,則將其綁在指定的地方,請神化解。

繪馬:是為了對神佛有所祈願和感謝等目的而奉獻的東西,在繪有圖畫的五角型木牌上,畫畫或寫字,之後把它懸掛在「繪馬奉納所」。具說剛開始是為了取代向神佛獻上活馬的儀式,改獻畫有駿馬圖案的木牌。                                                
                        
手水舍
                                                                                                迴廊巫女
繪馬
神籤
七五三詣,將打扮整齊的3歲、7歲孩帶到神社參拜。

鳥居






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

國外旅遊看教堂(十二)即是敎堂又是清真寺現成為博物館(攝於土耳其)

聖索菲亞大教堂房基有四座喚拜嗒,右前方那座是磚紅色,其餘皆為水泥灰,可見其建築年代不同,並非同一時期的建物。
聖索菲亞大教堂始建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亞,它作為基督教的宮廷教堂,公元1453年,奧圖曼土耳其人征服君土坦丁堡,改名為伊斯坦堡,並將索菲亞大教堂改成清真寺。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攻入了君士坦丁堡,他下令將教堂內所有拜占庭的壁畫全部用灰漿遮蓋住,所有基督教雕像全被搬出,還將鐘鈴、祭壇、聖幛、祭典用的器皿移去,日後又逐漸加上了一些伊斯蘭建築,如米哈拉布、敏拜爾及外面的四座喚拜樓。聖索菲亞大教堂因其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改變了建築史」的拜占庭式建築典範。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總統及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聖索菲亞大教堂變為博物館。
查士丁尼一世和君士坦丁一世伴在聖母和聖嬰兩側。
 鑲嵌畫上顯示的光環可能是代表利奧五世或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七世向基督神像躬身,鑲嵌畫上的基督神像坐在飾有珠寶的寶座上祝頌,左手拿著一本打開的書籍。
 鑲嵌畫上的聖母坐在沒有椅背的寶座上,雙腳安放在以珍貴小石修飾的台座上,兒童時代的耶穌在她的膝上,他的左手拿著卷軸,給予祝福。
巨大的圓框雕飾被加掛在圓柱上,刻有阿拉、先知穆罕默德、四大哈里發(阿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及穆罕默德兩位孫兒(哈桑、海珊)的名字。
『宗教信仰自由』是人權的核心項目之一,因為戰爭的殘酷,帝王的霸權,我們從聖索菲亞由教堂改變為淸真寺,在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將其定為博物館,禁止朝拜,讓基督教與伊斯蘭教文物並存,令後代子孫見証歷史,講求相容並蓄的精神,使這個世界更和平、更尊重對方。
聖索菲亞淸真寺的米哈拉布
查士丁尼一世和君士坦丁一世伴在聖母和聖嬰兩側。
 鑲嵌畫上顯示的光環可能是代表利奧五世或他的兒子君士坦丁七世向基督神像躬身,鑲嵌畫上的基督神像坐在飾有珠寶的寶座上祝頌,左手拿著一本打開的書籍。

圓頂是聖母像,柱上圓框緑底金字是哈里發的名字。



                          

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國外旅遊看教堂(十一)清真寺(攝於土耳其)

   在歐洲旅遊到處可看到教堂,然而在土耳其四處可見清真寺,清真寺是土耳其人的信仰中心,它具有宗教、政治及社會的意涵,而且最多最大的清真寺都在土耳其。其建築特色採用大拱頂形結構,好處是減少內部支柱的數量,造成圓頂下的巨大內部空間,可增加朝拜人數的容量。外部有喚拜塔的設置,由於《古蘭經》要求穆斯林每日要做五次禮拜,在古代沒有時鐘的情況下,很難掌握統一的時間,因此在清真寺外建有喚拜塔,每到禮拜時間,就有喚禮者在塔上大聲呼喚。現代都裝有擴音器,不再用人,擴音器音量大。喚拜塔有一、二、四、六座之分,僅伊斯坦堡索菲亞大教堂有四座,藍色清真寺有六座,麥加大清真寺有七座,是後來鄂圖曼土耳其加建,其用意在於免除伊斯坦堡有僭越之嫌。在瑞士曾透過公投反對喚拜塔的設置,因《古蘭經》沒有喚拜塔相關規定,所以並沒有違反瑞士宗教自由的憲政精神。
      米哈拉布,是阿拉伯語音譯,意為「凹壁」,西方譯為「壁龕」,是伊斯蘭教清真寺禮拜殿的設施之一,設於禮拜殿後牆正中處的小拱門,朝向伊斯蘭教聖地麥加的克爾白,以表示穆斯林禮拜的正向。清真寺的領拜人率寺內眾穆斯林禮拜時,便面向米哈拉布,這是清真寺重要的室內設備之一。
      伊斯蘭書法,是一種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書法,伊斯蘭因不崇拜偶像,因此伊斯蘭書法還較常見於清真寺的頂部及牆壁上,通常伴隨著阿拉伯式花紋,所以在清真寺建築風格中,  伊斯蘭書法便成為不可缺的一部份。其書法風格,可分為幾何及行草風格

索菲亞大教堂有四座
藍色清真寺有六座喚拜塔,其於兩座因鏡頭關係無法入鏡。
                                                          聖索菲亞淸真寺的米哈拉布
伊斯蘭書法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國外旅遊看教堂(十)聖維特主教座堂(攝於捷克)

聖維特主教座堂,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教堂位於布拉格城堡內,是座哥德式建築,歷代皇帝在此舉行加冕典禮。
該教堂外觀非常雄偉,有高聳入天的感覺,其尖塔高達九十七米,完全運用飛扶壁施工法堆砌而成,四座突出的拱門與聖壇拱頂,古典中散發雅緻的氣氛。教堂結構精巧,外表佈滿花紋圖案,刻工繁複細膩。尤其彩色的玫瑰花窗,將陽光所投射的光影,把拱廊營造出些許神祕的氛圍。祭堂内的圖畫牆、哥德式金塔聖禮祭壇,及外牆上的雕塑品,可説件件都是藝術精品。
聖維特主教座堂從開始是羅馬風格建物,以後修改為哥德式的建築風格,内部建物又受到文藝復興風格和巴洛克風格的影響,把整座敎堂建構的即古典又華麗,説它是捷克的建築藝術結晶應不為過。



                                                  管風琴














2015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國外旅遊看教堂(九)漢斯主教座堂(攝於法國)

到法國旅遊有三個地方羅浮宮、凡爾賽宮及漢斯主教座堂是不可錯過。如果你第一次到歐州,一定會被漢斯主教座堂的哥德式建物所震懾,甚至被感動,主教座堂大部分完成於13世紀末,它是中世紀的偉大建築傑作之一。教堂正面的左側門上,有一座微笑天使雕像,被認為是漢斯市的地標,天使的雙翼上還有戰爭時留下的彈孔。
在歐州中古世紀政治史中,認為君權神授,君王權力來源是神所授與,所以法國中古世紀的君王,皆要到此加冕,由於這種歷史因素,漢斯聖母院也就成為漢斯最重要觀光景點。

主教座堂中央部分供奉著聖母,袖廊也裝飾有雕塑。北面是蘭斯主教們的雕像,《最後審判》雕塑和耶穌像,而南側是美麗的玫瑰窗,描繪先知和十二使徒。唱經台上方高18米的用鉛覆蓋的木製鐘樓,在15世紀和1920年代經過了重建。1991年,主教座堂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玫瑰窗
                        
主教座堂中央部分供奉著聖母
                                         
                                                  玫瑰窗
                                           

                                                   玫瑰窗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國外旅遊看教堂(八)聖母瑪利亞小屋(攝於土耳其)

座落在以弗所古老遺址上頭,有一棟天主教教堂小建築,雖然不起眼,但可大有來頭,祂是聖母瑪利亞曾住過的小屋。
相傳耶蘇被釘上十字架後,聖母瑪利由聖约翰帶衪到此度過餘生,到了189212月由天主敎官方正式簽發一份文件,証實聖母瑪利亞小屋就是聖母瑪利亞晚年居住所在。歷任教宗都陸陸續續來訪聖母瑪利亞小屋,可知其神聖性。
同旅行團有位小姐低調走在團隊後頭,謙誠虔敬下跪向聖母瑪利亞祈祷,猶如女童的祈祷那種畫面,人美形美心更美,當下很想按快門,但自忖不可褻瀆這份虔敬的氛圍,還是忍了。
「有諸内,必形諸於外。」,誠哉斯言。
以聖母之名,祝福普天之下,聖誕節快樂!
聖母瑪利亞聖像
受洗池


國外旅遊看教堂(六)奧爾內斯木板教堂(攝於挪威)

挪威名勝奧爾內斯木板教堂,坐落於松內灣郡的奧爾內斯農場,背後是長滿林木的山麓,前面有石塊壘成的圍牆。始建於12世紀,1979年,四方形的3層建築,全部用木材建造,每層都有陡峭的披簷,上有尖頂,教堂裡保存有許多12世紀的精美木雕畫,其中不少是方形的浮雕板,周圍有人像浮雕裝飾,還有雕有葉飾和龍飾的牆裙。這種木板教堂是在北歐尚未基督化以前修建的,那時候,正是木板教堂建築盛行的年代。現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必須加以保護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是世界著名古蹟。現由挪威古蹟保護會管理。

國外旅遊看教堂(七)洞穴教堂(攝於土耳其)

基督徒為了修行攖觸不了政治、武力的逼迫,憑著對主的信仰,採取集體生活、集體靈修,避難到山區挖岩窟設教堂,在洞窟中修行度過他們的信仰生活。
這些洞穴敎堂就分佈在土耳其的葛拉梅Goreme露天博物館,葛拉梅Goreme的意思就是“讓你看不到”(You cannot see here),遠離嚣塵,避開政治武力的干擾,與主同在,因太具歷史價値於1985年予聯合國列入世界遺產。
旅遊土耳其,回顧西方宗教史,有個核心觀念:
土耳其是回敎國家,採取世俗主義,即政教分離,是凱未爾將軍的遠見,防止敎義被政治野心人物所操弄。
將生命献給主,與主同在,把愛普施大眾,這種宗敎信念,令人肅然起敬!
敎堂不在於宏偉,端在於心誠!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國外旅遊看教堂(五)圖爾庫大教堂

圖爾庫最有名的大教堂(Turku Cathedral),坐落在奧拉河畔,圖爾庫大教堂是芬蘭路德教的主教堂,也是芬蘭最有名的中世紀大教堂。
教堂建於1229年,外觀以紅磚色為主色系,外牆有點剝落,看得出時間的痕跡,上面的尖塔呈墨綠色,尖塔下方有座四面鐘,每年聖誕節午夜會由此透過電子媒体傳出聖誕鐘聲。
最吸睛的是其正大門及窗,散發著中古世紀的古樸和典雅,當推開沉重的大門,看到的是一個小型文物陳列舘,典藏一些敎堂的宗教文物。再往内走就進入敎堂的正廳,除了聖壇之外较引人注目的是一組龐大的古典管風琴。
最特别的是大廳的兩側,及大教堂的地下修建有石棺和墓穴。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國外旅遊看教堂(四)岩石教堂(攝於芬蘭)

岩石教堂又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在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坦佩利岩石廣場  完成於1969年,是斯歐馬拉聶兄弟的精新傑作。教堂是利用位於住宅街的岩石高地建造而成,為了不損及自然景觀,將岩石部份往下挖掘,教堂就建造在天然岩石中。因此來到廣場也不會注意到教堂的所在,屋頂採圓頂設計,有一百條放射狀的樑柱支撐,同時鑲上透明玻璃,其餘的壁面仍保有原始的岩石風味,教堂入口走廊為隧道狀,入口處則塗以混凝土,整座教堂如同著陸的飛碟一般,趣味獨具。
視覺效果上,教堂為圓頂以銅網架支撐使陽光透過玻璃及銅的颜色,形成供頂金碧輝煌與聖壇上的燭光相襯飾,加上花崗岩石壁紋理,,讓人感覺古典中散發出藝術的感染力。
覺效果上,古典管風琴所演奏出的聖歌,被岩壁及順著岩壁流入地下水道的水所形成的回音及共鳴,把音色的甜潤度增強了教堂內的音響效果。 
岩石教堂入口

古典的管風琴因石壁的回音顯得音色更美
屋頂採圓頂設計,有一百條放射狀的樑柱支撐,同時鑲上透明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