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回首(攝於花蓮)

回頭看:
來者是善類?還是匪類?
驚!換來滿臉笑容。
還沒來得及分辨來意,
喀嚓一聲瞬間已成永恆。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台獨不適合兩岸局勢發展,一國兩制更不適合台灣民情。

       分離主義的產生,最常見的是出於對不當政治壓力,及經濟分配不均所產生的反感。要根本解決分離主義有其難度,但要使其不形成風氣,就要從政治壓力及經濟不均去疏壓,如果反其道而行,增加政經壓力,那就如同打氣般,越打壓越澎脹,終致不可收拾
        台獨運動在台灣早期是抵抗日本的接收,及日本殖民高壓統治,而主張獨立。1949年謝雪紅在台灣推動共產主義革命,主張脫離國民黨的政權統治,也主張台獨。黨外及民進黨成立初期,仍然以反對中國國民黨及政權為主,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1996年總統直選,中共飛彈威嚇,終於激發出「兩國論」、「一邊一國」、「正名」、「制憲」等一系列台灣獨立運動。甚且民進黨發展出一套競選策略,即「倡言台獨↑中共跳腳↑民族悲情↑收割選票」。2000年中共改弦易張,採用懷柔策略,倡言兩岸一家親,在政治上尊重台灣人民當家作主的心願,在經濟上採讓利措施,逼得民進黨對內有廢台獨黨綱的聲浪,對外民進黨蔡英文主席也表示,「兩岸關係維持和平穩定發展,是各界共同的目標。」使兩岸發展出難得一見的和平氣氛,然而2014年初的太陽花學運,反中、仇中及學生台獨背景,令中共呀異,讓習進平感受到「台灣年輕人『去中國化』史觀思維,對兩岸和平發展有很大傷害。」在兩岸和平發展中,學運應屬小插曲,如果將其上綱到是兩岸發展的威脅或阻力,而嚴肅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無異是對獨派及民進黨打氣,好讓民進黨在下一次選舉收割。
        邊沁的功利主義,最重要的核心觀念是在求得最大公約數。現在台灣政治氛圍,是主張維持現狀,堅持自由民主體制是台灣的核心價值,兩岸「不統、不獨、不武」才是目前台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台灣反對台獨,是在反對台獨份子摧毀憲政,想建立台灣共和國,是在保衛中華民國的主權,而非想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相信統派的思維,也是想維護中華民國的憲政体制下來研究統合問題,而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下談統一。因此,只要有一絲「兩岸一家親」的觀念,或者尚存「但我們追求的,不僅是形式上統一,更是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統一。」的想法就不該排除「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而大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就香港而言,港民對一國兩制的態度,香港大學民調指出,港人對香港前途、「一國兩制」信心負面比例,分別達48%56%;有高達1/5的受訪港人考慮移民。進而從觀察中可看出,中國對香港一國兩制有新的詮釋「一個中國」,香港是行政特區,權力來自中國政府的授予,所以才有「可以不愛黨,但不可以反黨」的論調,及喬曉陽對選香港特首的主張「行政長官人選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的立場是堅定不移的,與中央對抗的人不能當特首是一條底線。」這種一國兩制的想法,與台灣目前總統直選,愛國與否由民意來決定,完全是天壤之別,如何讓台灣人民樂意接受。中共應知道台灣民眾對於一國兩制素無好感,對於兩岸排除中華民國而大談統一更缺乏興趣。
        對於習近平所言「同時,台灣同胞也需要更多瞭解和理解大陸十三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和追求。」與日前陸國台辦發言人範麗青說「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換句話說,兩岸前途是由大陸十三億人及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共同決定,這種說法不是霸淩,就是吃人豆腐,完全沒有所謂「尊重」的氛圍。台灣人民想當家作主的強烈意識,完全是借選舉制度來展現,台灣的前途何去何從,是由台灣人民來作主,個人不主張分離主義,終究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道路,但試圖以量變來達到質變的目的,不是低估台灣人民的智慧,就是霸權主義在作祟。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對兩岸問題強悍的態度,在沒有特有的時機與氛,於事完全無補,甚至恐傷及最近兩岸對和平的努力。持平而論「去中國化」思維,是傷害兩岸關係,但「去中華民國化」的論述,更傷兩岸的統合。試想,緊握權力的雙手還能容得下什麼?如果將大不列顛國協,對愛爾蘭的包容態度,與中共對中華民國的態度,我們就可以深切体會兩岸宜何去?何從?
        包容與疏解壓力是處理分離主義的不二法門,如果不從兩岸共存的雙邊利益去思考,而僅從誰統誰的單邊思考,是一種你我不並存的紅海策略,對兩岸關係是一種倒退,是一種悲劇型的思維,也將是歷史的罪人。如何從兩岸去構想一個框架,包容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共存共榮,才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正道。
附錄稿文本:
台獨不通 一國兩制更不合民情
【聯合報╱黃聰哲/自由業(雲縣西螺)】      2014.09.29 02:14 am

分離主義的產生,最常見的是出於對不當政治壓力,及經濟分配不均所產生的反感。要根本解決分離主義有其難度,但要使其不形成風氣,就要從政治壓力及經濟不均去疏壓,如果反其道而行,增加政經壓力,那就如同打氣般,越打壓越膨脹,終致不可收拾。
黨外及民進黨成立初期,是以反對中國國民黨及政權為主,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一九九六年總統直選,中共飛彈威嚇,終於激發出「兩國論」、「一邊一國」、「正名」、「制憲」等一系列台獨運動。甚且民進黨發展出一套競選策略,即「倡言台獨中共跳腳民族悲情收割選票」。
○○八年後中共改採懷柔策略,倡言兩岸一家親,在政治上尊重台灣人民當家作主的心願,在經濟上採讓利措施,逼得民進黨對內有廢台獨黨綱的聲浪,使兩岸發展出難得一見的和平氣氛。
然而今年的太陽花學運,反中、仇中及學生台獨背景,令中共訝異,讓習近平感受到「台灣年輕人『去中國化』史觀思維,對兩岸和平發展有很大傷害。」在兩岸和平發展中,學運應屬小插曲,如果將其上綱到是兩岸發展的威脅,而嚴肅重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無異是對獨派及民進黨打氣,好讓民進黨在下一次選舉收割。
現在台灣政治氛圍,是主張維持現狀,堅持自由民主體制是台灣的核心價值,兩岸「不統、不獨、不武」才是目前台灣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台灣反對台獨,是在反對台獨分子摧毀憲政,是在保衛中華民國的主權,而非想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統治。因此,只要有一絲「兩岸一家親」的觀念,或者尚存追求「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統一」的想法,就不該排除「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而來大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中國對香港「一國兩制」有新的詮釋,香港是行政特區,權力來自中國政府的授予,所以才有「可以不愛黨,但不可以反黨」的論調。這種一國兩制的想法,與台灣目前總統直選,愛國與否由民意來決定,完全是天壤之別,如何讓台灣人民樂意接受?中共應知道台灣民眾對於一國兩制素無好感,對於兩岸排除中華民國而大談統一更缺乏興趣。
對於習近平所言「台灣同胞也需要更多瞭解和理解大陸十三億同胞的感受和心態,尊重大陸同胞的選擇和追求。」與日前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說「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換句話說,兩岸前途是由大陸十三億人及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共同決定,這種說法完全沒有「尊重」的氛圍。台灣人民想當家作主的強烈意識,完全是藉選舉制度來展現,台灣的前途何去何從,是由台灣人民來作主。
個人不主張分離主義,終究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道路。但習近平強悍的態度於事完全無補,甚至恐傷及最近兩岸對和平的努力。「去中國化」思維,是傷害兩岸關係,但「去中華民國化」的論述,更傷兩岸的統合。
包容與疏解壓力是處理分離主義的不二法門,如果不從兩岸共存的雙邊利益去思考,而僅從誰統誰的單邊思考,對兩岸關係是一種倒退,是一種悲劇型的思維,也將是歷史的罪人。如何從兩岸去構想一個框架,包容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共存共榮,才是兩岸和平發展的正道。




溪頭小景/觀水流有感

曖曖山林,
小溪彎彎,
卵石壘壘,
水聲淙淙,
溪澗難留,
流向何方?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第九)意謂孔子站在河邊,看著水流不停,感歎著說:「水就這麼流過去啊!不分晝夜呀。」這是觀水的客觀陳述,如果再深刻一點描述:
水不知從那邊流過來?也不知要流向那邊去?我們看不到現況不談,目力所及的,它會隨水道該彎則彎該曲則曲,碰到石頭或許會濺出點小水花,隨著地形坡度,緩則視之水清,急則視之水糢糊呈棉流狀,流久了會為地貌留下一道痕跡。
對客觀景物的觀賞,往往會帶來主觀的感受,甚至是對人生哲學的體悟:
一、對水的情感的投射:在中國詩詞中,常因為詩人多愁善感,尤其在秋天觀水,除了美感外,就多增幾許傷秋悲水,如: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唐、劉禹錫、秋詞)就把山明、水淨、秋霜與黃葉搭配,把秋天的景色描述的唯美。
「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朱熹對清水與源頭活水相關的描述。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這是文人把心中的愁引水借喻,來抒發心中的愁緒。
「落花雖無意,可為水增色;流水豈無情,可送花一程。」借喻落花與流水的關係,從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換個面向落花無意但流水有情,借花與水的因緣關係,表達男女情感應有的態度,不是占有而是奉獻、襯飾。
二、觀水體認水流是自然界的自然法則:
程頤說:「逝者如斯夫,言道之體。」道體指的就是自然律,就如同天體的運轉,晝夜的往來,寒暑的更替,萬物生生之道而不窮,皆未曾停止過,就如同看到水流而聯想到這是一種自然規律的道理。
三、觀水流體認人生哲學的道德觀:
「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李白、古風》李白認為流逝的水流,與流逝的時光是不相待,本就是不可混為一談。然而水流是客觀的現象,但聖人觀水產生主觀的認知,與其思維的倫理觀做聯結。
荀子對孔子觀水的認知,有詳細的記載:「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大徧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同“卑”)下,裾(同“倨”,方也)(同“鉤”,曲也)必循其禮,似義;其洸洸(水湧光也。)乎不淈(通“屈”,竭也)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通“呹”,疾貌)若聲向,其赴百仞之穀不懼,似勇;主(通注)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柔弱)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絜,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荀子•宥坐》意謂君子喜觀水,是因為那流水,普遍地供給各種生物而無所作為,就如天生好德;水流向著低下的地方流動,彎彎曲曲一定遵循那向下流動的規律,好像義;它浩浩蕩盪沒有窮盡,就好像道的本体;如果有人掘開堵塞物而使它通行,它隨即奔騰向前,好像勇敢的品性;它注入量器時一定很平,好像法度;它注滿量器後不需要用刮板刮平,好像公正;它柔軟地所有細微的地方都能到達,好像明察;各種東西在水里出來進去地淘洗,便漸趨鮮美潔淨,好像善於教化;它千曲萬折而一定向東流去,好像意志。把德性、禮義、道体、勇敢、法正、明察、善化、意志等德目都体現出來。
四、觀水引發對人生的感嘆:
「常恐秋節至,焜黃(色衰的樣子)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樂府、古辭、長歌行)
「人自幼、壯以至老、死,逝而不反,其猶川流不捨晝夜也。」《宋、楊時》
由觀水的流逝,聯想到時間的無情,而引發對人生的慨嘆。「日月不居,有如流水」因流水有如時間的流逝,令人感到「向我非今我」,以前的我和現在的我,因時間的差異有所不同,而興起「俛(俯)仰時過,臨流興懷,能不慨然」的感歎,有人因而奮發自強,有人嘆息自憐。
五、觀水而引發對強、弱的省思:
「天下莫柔弱若水,而攻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經)意謂天下間沒有什麼事物比水更加柔弱的,但擅長攻堅克強者卻不能夠勝過它,因為沒有什麼事物可以真正的改變它。真所謂滴水能穿石,水雖柔弱,但弱能夠勝過強橫,柔軟可以勝過剛硬,天下間沒有人不知曉這個道理,但是卻沒有人能夠真正去實行。
觀個水流就能引發出諸多的聯想,人類還真是敏感的動物,「我思故我在」看官觀過流水後有什麼想法,如果沒想法亦無大礙,一切思維付諸水流,一切放空也許是種幸福。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肉豆仔/紫花鵲豆在深秋的風塵韻味

幽居小道疏籬間
童稚呼我為肉豆
常為老農盤中飧,
難成豪門坐中宴。
花冠蝶形隨風舞,
莢果弓曲迎晚秋。
夕陽向晚照顏色,
敢向百花爭嬌艷。
註:
一、肉豆植物的特徵:
肉豆屬於豆科、扁豆屬,多年生纏繞草本。葉呈三角狀卵形,一心三葉。通常在七、八月間開花,花瓣似蝴蝶雙趐,顏色從白、粉紅到紫色。到了十月間,天候屬於深秋,就結成莢果了。肉豆果型,扁平略弓曲,頂上具一向彎曲的喙,最特別的是在其邊緣有紫色斑紋,當夕陽斜照,有如濃妝的女子,野艷十足,還真有點風塵味,因在深秋萬物蕭瑟,故膽敢向百花爭嬌艷。其豆莢纖維粗,所以不為饕客豪宴所睞。
二、肉豆植物的別名:
肉豆別名叫紫花鵲豆「其實有黑白二種,白者溫,而黑者小冷,入藥用白者。黑者名鵲豆,蓋以其黑間有白道,如鵲羽也。」本草綱目·穀三·藊豆》疑黑應是深紫之誤。
肉豆別名又叫火鐮扁豆,因莢果扁平略弓曲,頂上具一向下彎曲的喙似鐮刀,故稱之。
肉豆別名又叫藤豆、沿籬豆,因為肉豆屬爬藤植物,民大多沿竹籬種植,故稱之。
「小樹香櫞子(即佛手柑),疏籬扁豆花。」明、程本立
意謂小樹垂吊佛手柑的香味,與稀疏籬笆纏繞的扁豆花花色相映成趣。
「棗樹東頭阿那家,蕭蕭絡緯井欄斜,五更風露無人聽,涼煞籬根扁豆花。」清、樊增祥
意謂棗樹東邊那個家園,因家道中落年久失修,連水井的圍欄都傾斜了,小蟲紡織娘淒清的叫聲,在風霜露水濃,天將亮時節,滿腹苦水那有心情欣賞,連那籬笆邊的扁豆花,看起來豈是一個淒涼所能形容。這是詩人樊增祥任總兵一職,被左宗棠革職賦閒在家,借詩紓懷的作品。
東頭:是東邊的意思。阿那家:就是那個家,「萬戶垂楊裡,君家阿那邊。」(李白)絡緯:蟲名,即紡織娘,夏秋夜間振羽作聲,聲如紡線,故名。又因為在蕭瑟的秋夜,故以蕭蕭形容。井欄,是指水井的圍欄。

總之,「疏籬」及「籬根」皆指鄉間的圍籬,正是爬藤類的藤豆沿籬豆名稱由來

2014年9月23日 星期二

楓紅在深秋(攝於奧萬大)


那紅
是黃帝殺蚩尤的兵器所染
人間有那麼多仇恨 
世世代代
那紅
是小楓偷喝天酒而如渥丹
紅的有點醉態 
可何曾情卻
那紅
是仙帶刺玫瑰滴下的
把楓葉染的如此殷紅嬌美
遺留人間
註:「小楓一夜偷天酒,卻情孤松掩醉客。」(宋、楊萬里、紅葉意謂楓葉竟是偷喝了天酒而被染紅的,所以情卻要借孤松來掩飾醉客小楓,紅綠相襯飾的暗喻的確唯美
渥丹:潤澤光豔的硃砂。

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波希米亞的奇遇/與義式咖啡「ESPRESSO」的因緣

               
        伏爾塔瓦河是捷克最長的河流,自南向北流經南波希米亞州、中波希米亞州和首都布拉格,要觀賞這條河流的美景,有個絕佳的位置,就是在布拉格城堡區山坡上的夢幻美景餐廳,從餐廳的露台上,布拉格老橋、尖塔美景盡入眼底,讓人親眼見到布拉格百塔之城的動人絕景,更因為日劇「交響情人夢」電影版在此拍攝而成為影迷的朝聖地。
        這個景觀餐廰建於1891年的巴洛克式餐廳建築,精緻的鑄鐵雕花欄杆沿著階梯盤旋而上,華麗的窗緣、屋頂及典雅的室內裝潢充滿波希米亞貴族風情,道地的波希米亞風味料理,更深深擄獲遊客的心。
有關當時波希米亞風味料理的照片請鏈結:
http://oldhung007.blogspot.tw/2011/10/czechiaosterreich-travels.html
        從景觀餐廳的小坡向西觀賞伏爾塔瓦河,除一道一道的羅馬拱橋建築物之外,各式的尖塔及各時代的建物盡呈眼臁,往來的遊船把整個河水點綴的如夢似幻,以總體景觀而言是攝人心的。
        布拉格「交響情人夢觀景餐廳-波希米亞風味餐」,到現在風味餐的內容印象模糊,但餐後的ESPRESSO義式咖啡的香濃在味覺上是定格的。
        記得第一次喝咖啡是在七十年代的事,因沒經驗喝的是美式黑咖啡,就是不加糖及奶球的純咖啡,那種味道有如中藥的「龍膽瀉肝湯」那麼苦,因顧及風度在朋友面前,硬是把苦水往肚裡吞,總算沒失態,但從此把此種飲料排除在生活之外,還是咱們中國傳統的茶道較適應。
        第二次喝咖啡是在八十年代,因應酬吃西餐,餐後飲料因沒得選擇只有咖啡,這一次學聰明了,知曉把糖及奶球加入,經攪絆後品嘗,那種微苦帶香甜的味道,似乎己經能接受,現在回想起來,那僅是停留在喝糖水的階段。
        日後,有朋友介紹另類的咖啡喝法,即是「葡萄美酒加咖啡」,即咖啡加糖及鮮奶,並滴下幾滴白蘭地(台酒出產),白蘭地的酒香把咖啡的香味,提的更香更濃,還真是絕配。與歌詞所唱的「葡萄美酒叫人沉睡,苦的咖啡教人回味」有所不同,因酒僅有幾滴不會叫人沉睡,反而咖啡因叫人難以入睡。
        這次東歐旅遊,在波希米亞風味餐後的義式咖啡「ESPRESSO小小的一杯,嘗試不加糖及奶球,有如茶道慢慢的品嚐,黑咖啡原來的苦、酸、香濃的味道,在舌尖打轉轉,久久不忍離去,為全餐畫下完美的句點,而且因沖泡的技巧,咖啡因的濃度反而降低。事後在捷克的星巴克、高速公路自助餐區再也尋不回那味道,直到最後一天在HILTON早餐上由服務生的上才再度送來那種味道,據領隊說台灣101大樓ILLY有賣這種味道的咖啡。

2014年9月19日 星期五

爆竹花欲炸


宇宙快速膨脹
炸掉!炸掉!炸掉!
炸出太古天地
寒氣不斷擴大
炸掉!炸掉!炸掉!
炸來春天氣息
是黑是白太嬌情
炸掉!炸掉!炸掉!
炸回本性流露
愛情臨屆破表
炸掉!炸掉!炸掉!
炸除新娘羞澀 迎來閤家歡樂


2014年9月18日 星期四

台灣如果沒有選舉!?/選舉期間吵吵鬧鬧原來是幸福

        台灣如果沒有選舉,這顯然是假議題,因為1129日台灣正要辦2014七合一選舉,距今尚有兩個多月,各項選舉活動就已紅紅火火展開,這說明台灣不能沒有選舉,然而有了選舉又如何?這個假議題,促使我們反思。
        台灣在選舉過程中「音貝」量毫無限制的擴音器,聲力竭叫喊聲,及滿地文宣拉圾的選舉文化,我們很不堪的稱它為「政治的夜市文化」。什麼是夜市文化?是隨時可擺攤,同時隨時可收攤,「叫賣哥」的叫賣詞,只要能吸引顧客沒什麼不可以,無奇不耍無奇不賣,只要達到行銷的目的,永不退貨。「我是台灣人,我吃台灣米,飲台灣水長大的正港台灣人,阮愛台灣啦!」、「台灣是咱ㄟ母親,阮愛咱ㄟ母親是台灣!」怎麼愛不是重點,只要聲調充滿悲情,還帶點哀怨,在加上充滿愁情的配樂,把群眾心理帶到谷底,瞬間高喊「日子難過,總統踹共」、「馬先生,明天會是那國人?依是隨時準備落跑的人。」、「咱拒絕一中市場,守護台灣。好不好?大家講好不好?」、國家很偉大嗎?國家就在你的腳下」、「國家因你而偉大」、「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相信我,選擇我,並相信你們的選擇」、「咱支持女人當家,好不好!」DJ通常配上一段亢奮的音爆,在主持人帶頭下,台下的群眾嘶聲納喊,這種激情憤怒而毫無義意的叫賣文化,充斥台灣選舉造式的場合,這種夜市型態的政治叫賣文化,使我們選舉文化形成一種淺碟子政治文化。「叫賣哥」逗趣押韻的台詞,頂多引人圍觀,令人掏出少數的鈔票,但名導的一句蓋房子蓋一半,好的師傅絕對不能換」廣告詞,卻推廌出一位貪腐的總統。
        「一人一票,票票等值。」這本是民主的普世價值,是在貫徹憲政「普通、平等」選舉權的基本精神。在這種精神下,形成一種民主的吊詭,即國家的專家學者,與小老百姓,甚至精神行為不健全者,皆是一票等值,如果造成非理性的選舉果,這豈不是令精英份子扼腕?事實不然,這些精英份子有較多的媒體權,麥克風掌握在他們的手中,精英為風,小民為草,風行草必偃,往往精英份子的一句話左右選情。台灣人民應該記得很清楚,2000年總統大選前,李遠哲頂着諾貝爾獎得主的光環,發表了一篇文章「向上提升或向下沉淪」,為阿扁背書,在中國傳統的社會觀念,尊敬士大夫,何況是國際級的「化學精英」,於是形成風潮,一般認為是壓垮國民黨的主因。2008年阿扁下台貪瀆入獄,背書者雲淡風清,未置一詞。
        阿基師因代言的「牛頭牌紅蔥肉燥」捲入餿油風波,他信守承諾隔海下跪道歉。阿基師下跪致歉,是因為對「總舖師」頭銜自重,相對精英份子對背書一事,欠全民一個道歉,是對「專家學者」的自我踐踏,「學位」名器貶值誰是始作俑者?
        從歷屆中央選舉,操作族群、仇中,這是一般人對民進党的基本印。從民進党的文宣及造勢話語中,不難彙整出一套公式,「外省人=國民黨=親中=不愛臺灣」、「本省人=民進黨=愛臺灣」。這種族群的撕裂操作,最基本的可激發出基本盤,而且是選票最佳的提款機,民進黨在權術運用上,幾乎到爐火純青,予取予求的地步,但所負出的社會代價,實在難以彌合。尤其對仇中恐中的操作,我們也不難從歷屆選舉中整合出一個模式,「倡言台獨中共跳腳民族悲情收割票」1996323日總統第一次直選,中共為嚇阻李登輝,於38日舉行飛彈演習,一顆落高雄外海,一顆落基隆外海,李登輝直言那是空砲彈,我們有十八套劇本因應,結果李登輝高票當選。二千年總統大選,中共總理朱鎔基在電視上說:「台灣人在星期六的選舉中必須保持警惕,做出明智的抉擇。」「誰要搞台獨,誰就沒有好下場。」警告意味十足,但最後陳水扁當選。
        「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但一到選舉就發生質變,尤其是一對一的競選,抹黑是最基本的手段,造成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一定得把對方抹黑到不是人的現象。揆諸其因,是零和博弈遊戲,一定得整死對方,誠如邱義仁所言「割喉割到斷」最為寫實。因此,只求當選不擇手段,1988年民進黨以剪接「吳敦義緋聞錄音帶」抹黒,促使謝長廷當選。2006年民進黨以「走路工事件」,抹黑黃俊英,促使陳菊當選。2012年蘇嘉全的豪華農舍及妻子觀賞「猛男秀」真醜聞被爆,自此就走入政界的「冷凍」。2004319選前槍擊案的兩顆子彈,到目前連當事人呂秀蓮前副總統都認為真相未出,但阿扁以二萬多票(0.2℅)的差距險勝。
        「選舉沒師父、用錢買就有」的早期傳統陋,其心理因素在於「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的選情刺激下,許多候選人寧可相信「買票不一定當選,但不買票則一定落選」。在「無記名」秘密投票原則下,買票又具有法律風險,負責買票最佳首選當然是黑道,所以李遠哲曾公開指責李登輝所謂的「民主」是「黑金民主」。由於政局的演變,黑道可以參選,又可以借當選「漂白」,因此趨之者若騖。根據媒體報導,20世紀90年代中期,臺灣“中央民意代表”中5%—10%的人有黑道背景,“地方民意代表”中更有高達1/3的人有黑道背景。黑道與黑金掛勾,使選賢與能形成笑話。
        民主政靠選舉制度來維繫,我們深切體認到選舉制度並非萬能,但在民主制度下沒有選舉制度是萬萬不能。邊沁的功利主義,主張「所謂最大善的計算則必須依靠此行為所涉及的每個個體之苦樂感覺的總和,其中每個個體都被視為具相同份量。其中力言每個個體都被視為具相同份量,在政治上就是一人一票,票票等值最大的體現。政策的擬定不可能討好每個人,但必須求最大公約數,因此決策者及監督者必需由民選,才能傾聽民意以民為主,以民為貴。如有違背此宗旨,則以任期來限制,甚至以罷免權來展現民意。如果台灣沒有選舉,表面上諸多亂現或可消除彌平,但我們即刻面臨是否接受專制制度,或開明的專制制度,甚或精英主義,期待天賜我賢君,而非以民為主,由人民自主來選賢與能。最近我們從中共人大法律工作主委喬曉陽對選香港特首的主張:行政長官人選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的立場是堅定不移的,與中央對抗的人不能當特首是一條底線。」感到不寒而慄,台灣候選人自稱「愛台灣」,這是競選者的民粹語言,是一種選舉技倆的操作,其最終決定權尚在人民手中,而中共對特首的「愛國」條件論,把選特首的基本條件抓死在中共黨中央。行筆至此,對台灣能有現在選舉制度,幸福感迅速破表。
        陸國台辦發言人範麗青說「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共同決定。」換句話說,兩岸前途是由大陸十三億人及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共同決定,這種說法不是霸淩,就是吃人豆腐,完全沒有所謂「尊重」的氛圍。台灣人民想當家作主的強烈意識,完全借選舉制度來展現,台灣的前途何去何從,是由台灣人民來作主,個人不主張分離主義,終究台獨是一條走不通的道路,但試圖以量變來達到質變的目的,不是低估台灣人民的智慧,就是霸權主義在作祟。
        台灣的選舉制度及現況有諸多缺失,我們必須邊作邊檢討以求改進,終究台灣實行民主的時間太短,不能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較,但盱衡東南亞民主國家選舉的動亂,及香港有中共中央訂制的條件限制選舉,相對感覺台灣在選舉期間,尚有法律底線在維持,這種內部的吵吵鬧鬧原來是幸福。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美西十七哩黃金海岸一隅

大海的波瀾
驚起沙鷗彼起彼落的尖啼聲
岸遑嶙峋的怪石
不知前生是那位高僧轉世
如如不動
靜坐望海小屋
享受那萬古的禪風


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楊梅/甜中帶酸望而止渴

                
        提到梅就叫人口涎流不停,在台灣常見的話梅及蜜餞梅是青梅醃制而成。所謂青梅是梅花的果實,大約在青明節左右,是收成醃制最好的時機。青梅屬綠色水果,含有枸櫞酸、單寧酸、酒石酸等多種酸不宜生食,適宜加工成多種果脯和蜜餞,而楊梅的果實初夏成熟,色澤艷麗、酸甜適口。
        《世說新語》的第二十七門《假譎》(指虛假欺詐),共有14則故事。其中有一則與梅有關的故事:「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意思是說,魏武帝曹操率部遠行軍,找不到取水的路,全軍都很口渴。於是便傳令說:「前面有大片的梅樹林子,梅子很多,味道甜酸,可以解渴。」士兵聽了這番話,口水都流出來了,利用這個辦法得以趕到前面的水源。世說新語的大梅林,指的應是楊梅而非青梅。
        楊梅是楊梅科楊梅屬亞熱帶水果樹種,一般所見大多是綠灌木,但有千年古楊梅樹那可是大喬木,葉子狹長, ,全緣或先端稍有鈍鋸齒。很奇特是它的花很少人看到,因為花小不容易看見,而且花開是在子夜怒放,天明即謝,花褐色屬穗狀花序,有香味。
        楊梅最重要的特色在其果,一月開花二月結果,五月果子成熟。「楊梅,樹葉如龍眼及紫瑞香。冬月不凋,二月開花結實,形如楮實子,五月熟。」《李時珍、本草綱目》「江北荷花開,江南楊梅熟。」《李白、敘舊贈江南宰陸調》
        楊梅的果不論在形、色上皆美,球形核果狀果實,外表呈密生多數囊狀體,初為青綠色,成熟時為鮮紅色,成熟的楊梅結實纍纍,紅艷吸睛,是景觀植物中的觀果植物,自古就頗受文人詩頌。「紅實綴青枝,爛漫照前塢。」《宋、郭祥正、楊梅》「聊將一粒變萬顆,擲向青林化珍果。彷彿芙蓉箭鏃形,澀如鶴頂紅如火」《宋、張茲有、謝張戶部慧山楊梅》而李時珍形容它「形如水楊子,而味似梅,故稱楊梅。」。
        楊梅的味甜中帶酸,可生食也適合制作密餞及果醬。「眾口但便甜似蜜,寧知奇處是微酸。」《南宋、方嶽、詠楊梅》蘇軾特將楊梅當茶果,亦是一絕「客來茶罷空無有,盧橘楊梅尚帶酸。」

        台灣中壢楊梅市舊名叫「楊梅壢」,而「壢」在客家話中指的是河谷底地,當時因種滿楊梅樹,因此以樹名為地名,也同時以楊梅為市樹,如同雲林縣的莿桐鄉與莿桐的關係一樣  

臺灣東海岸一隅


2014年9月12日 星期五

中東婦女頭巾的印記/戴頭巾是否是婦女自主性的表達?

                        
        女性帶頭巾在這個世界上並非新鮮事,奧黛莉赫本在羅馬假期一片中,就有帶頭巾的橋段,摩納哥前王妃葛麗絲凱莉,包上頭巾的模樣可用矜而不持,含蓄內斂,幽雅脫俗來形容。她們帶頭巾的目的,是一種女性追求美的裝飾。
        台灣的農婦在盛暑時節,頭戴斗笠,並把頭脛部包的密不透風,只剩下兩顆黑眼珠和微塌的鼻樑,其目的在防曬,更狠的是戴上太陽眼鏡,連黑眼珠也不見了,其目的在防白內障。
        北京的婦女在秋季以後,騎腳踏車頭頂上的斗笠外緣必須圍上一層面紗,活像「龍門客棧」一片中俠女的造形,她們的目的是在防沙塵暴。
        因宗教因素而蒙上頭罩的,除了修女之外,就是回教穆民。中東婦女之所以會戴上頭巾,可從宗教、性別、社會、文化、政治等面向去思考,但不可否認的其源頭應來自宗教的原因。
「中華學術院回教研究所」,出版編譯「可蘭經」中譯本,其中有經典及註文,玆略引數條分享: 

第廿四章三十節:你當告訴眾穆民男子:俯首下視,遮其羞體。這是他們至潔的。安拉盡知他們的作為。
【註】:男女相見,應俯首下視,是不得凝目注視的意思,以避免一切不正當的思想。由此可見,女子是可以參加一切社會活動的,不是必須關在家裏不得出門,如果那樣,社會上見不到女子,何用下視。
第廿四章三十一節:你當告訴眾穆民子:俯首下視,遮其羞體,不得現露裝飾,除非那外露的;當令她們把『頭巾』垂在衣領上,不要顯露裝飾,除去當著丈夫,或父親或公公,或兒子,或本夫的兒子,或自已的弟兄,或自已的姪男,或自己的甥男,或他們的婦女,或手下的女僕,或無性慾的男僕,或不知女體的兒童;她們也莫為令人知道己所隱匿的裝飾而跺腳。眾歸信的人哪!你們當共同歸向安拉,冀使你們成功。
【註】:遮其羞體,不是說僅遮下部,而是說男女的身體不應外露的過多,有傷禮貌,也有人認為遮羞体是遏止性慾的意思。用頭巾是專為掩飾裝飾,如果沒有什麼裝飾,頭巾便沒有用處,因為頭巾不是用來遮面的,如果女子都用頭巾遮面,則男女相見的時候,彼此看不見面貎,俯首下視這句話便沒有意義了。
據說有一天穆聖,看到阿以涉太太的姊妹艾斯瑪,穿著極薄的衣服,可以看見肉体,穆聖就對她說:艾斯瑪,女子到了成人的年齡,除了臉與手,其餘的肉体不宜外露。也可見頭巾不是為遮面的。
第卅三章三十三節:妳們當住在自己家裏,而且不要像從前愚昧時代那樣的炫耀裝飾;妳們要守拜功,施天課,並且服從安拉和衪的使者。聖人的眷屬們!安拉惟欲給妳們免去不潔,使妳們清潔,澈底的清潔。
【註】:澈底清潔的方法,就是上文所說的:保持極端的樸素,遠避各種邪僻,不炫耀自己的美麗。所謂免去不潔者就是免去貪圖今世的榮華。
第卅三章五十九節:聖人哪!你對自己的妻女、以及穆民的婦女們說:「讓她們身披長衫。這是最易被人辨認,如此不至於受煩擾。安拉是多恕的,特慈的。」
【註】:這一道命令是敎穆民婦女表示與奴隸不同,表示出清潔可尊貴的風度,不至為人所輕視。

        由以上的引述,可知要求「至潔」,穆民不分男女,在男女相見時要「俯首下視,遮其羞體。」應俯首下視,是不得凝目注視的意思,以避免一切不正當的思想。至於婦女要身披長衫,一方面是易於辨認,一方面是遮其羞體。而遮其羞體,不是僅遮下部,其核心意旨是在於男女的身體不應外露的過多除臉與手之外,其用意一方面有傷禮貌,他方面是在於遏止性慾。進一步,不要炫耀裝飾,所以要用頭巾是專為掩飾裝飾,如果沒裝飾就不用來遮臉,至於有些穆民用頭巾遮臉,應非經敎所規定。
        就政治觀點而論,中東地區的國家,在國家制度有採「政敎合一」者,也有採「世俗主義」者。政敎合一,國家有關制度法規,其最高指導原則是宗敎敎義;世俗主義,即政敎分離,亦即國家的政策、法律不為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服務。以宗教立國的國家法律規定女子上街必須戴頭巾,但採世俗主義者,如土耳其反而明令禁止在官方和教育場合婦女不得戴頭巾。在教育埸合是否帶頭巾,土耳其曾發生政治爭議,在2008年二月間,土耳其國會通過准許女性在大學校園佩戴伊斯蘭教頭巾兩項憲法修正案。執政黨〈正義發展黨〉的提案理由是,一九九七年以來,禁止女性在大學佩戴伊斯蘭頭巾的法律,導致許多穆斯林女性不能進入高等學府就讀,既違背憲法「人人有權享受國家機構同等待遇」,也違反憲法「任何人都不能剝奪接受高等教育權利」等規定。土耳其憲法法庭於2008年六月初作出判決,裁定國會於今年二月間通過的允許婦女在大學校園內佩戴伊斯蘭頭巾的兩項憲法修正案,違反土耳其憲法有關政教分離的立國精神,應屬違憲。
        就社會文化觀點而言,中東婦女帶頭巾是從母親的指導,或從同儕那邊學到的。或因居住地區性的氛圍所感染,或因鄉村及中產階級相對保守的因素而戴上頭巾。最令人擔憂的應來自社會壓力,認為不戴頭巾的女性不好、不值得尊重、不符合主流社會的標準。在這種社會壓力下戴上頭巾,而感受到別人較佳的尊重,這種社會壓力如果變形,反而使婦女身心受創。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在寒冬恁誰都想戴頂呢絨帽,頸上圍條圍巾;在酷暑當中看到穆民的頭巾,就被塑造了許多刻板印象,認為女性頭巾是被迫戴上的。其實這是種迷思,也是對中東婦女認知的隔閡。大凡到中東旅遊,都可以看到女性都戴頭巾出門,其頭巾的樣式從只包住頭髮、露出脖子的現代化頭巾,長度蓋至肩膀的頭巾,甚至覆蓋至腰際或膝蓋、如斗篷般的大頭巾,及遮蓋臉只露出眼睛的面紗皆有。其顏色、花樣、材質,甚至配件的搭配組合,皆可看出女性的巧思。

        中東婦女是否帶頭巾?應非我們關切的主題。我們所關心的核心觀念,是婦女有否帶頭巾的自主性及自由性,如因宗敎信仰而選擇戴頭巾應尊重,西方社會總不對修女戴頭巾,及婦女禱告帶頭巾置疑吧?如因社文化傳統習俗,而選擇戴頭巾,還是應該尊重,西方世界在夏天穿西裝,也受到尊重不是嗎?在政治上把婦女要否頭巾的問題,提高到憲政層次,婦權是否會受到更多的保障?這才是問題的徵結婦女有不戴頭巾的自由性,同時有選擇戴頭巾的自主性,應該一切以婦權為核心。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紫花巴西野牡丹/活潑嬌小的花公主


巴西野牡丹屬於野牡丹科蒂牡花屬,原產地巴西,台灣於 1980 年代引進栽植。是嬌小的小灌木,莖枝紅褐色。葉為卵狀披針形,表面光滑,背面被細柔毛,深綠色。花頂生,花瓣有五片,剛開的花呈現深紫色,開了一段時間的則呈紫紅色,花萼筒狀,整朵花最可愛之處在於花蕊及花絲,微捲顯得嬌俏可愛。雄蕊初開時白色,後來變為紫紅色,較雌蕊長而且大,花絲具關節,上段成彎勾,是為一特色。果實為蒴果,罈狀球形。此種植物耐旱又耐寒,極易種植,適於盆栽或庭園花壇混合種植。在觀賞植物分類上,屬於觀花植物。




2014年9月10日 星期三

水流為洲渚凝妝,好個麗江!

             
                   水高洲渚淹
                   水落洲渚出
                   日出洲渚喧
                   月明洲渚靜
                   急雨洲渚暗
                   水清洲渚明
附註:
洲渚(ㄓㄡ、ㄓㄨˇ):
渚者,水中小塊陸地。《說文》引《爾雅》傳曰:渚,小洲也。」《釋名》:「渚,遮也。能遮水使旁迴也。」
洲者,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大的稱洲。《爾雅·釋水》:「水中可居曰洲」。
洲渚者,通稱水中的陸地。
凝妝ㄋㄧㄥˊ ㄓㄨㄤ):
華麗的裝飾,如唐韓愈《幽懷》詩:「凝妝耀洲渚,繁吹盪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