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4日 星期二

【生活文化】印象客家庄

 


人間福報 縱橫古今  文/黃聰哲 2022.05.25

    昔日參加高雄六龜的荖濃溪泛舟,進入六龜區土壠灣,區內有許多客家老建築,錯落於鄉野間,與山水融和,純樸靜謐中流露出些許滄桑的時光旅痕。

    回顧歷史軌跡,客家人歷經多次大遷徒,在南遷途程中,跋山涉水,餐風飲露,歷盡千辛萬苦,逐漸養成一種不屈服於惡劣環境的硬頸精神。堅韌耐勞且敢於冒險的品格,孕育出客家人勤儉熱情的生活哲學,從而發展出多采多姿生活樣式,諸如素蔬養生擂茶、走向時尚的客家花布、從古樸蛻變的燒窯藝術,以及唯美的油紙傘等,將生活詩化成可吟可頌的篇章。 

擂茶成養生茶飲

    擂者,研磨也。擂茶,就是把茶葉及各種原料放進擂缽研磨後,以熱水沖食的養生茶飲。據說這樣的做法始於東漢馬援出征五溪蠻。當時正值盛夏,士軍多數患了疫疾,軍中草醫獻上祖傳「五味湯」(生米、生薑、生茶、茱萸、加鹽碾漿烹煮而成),疫病皆除。又傳三國時期,劉備備率軍過洞庭湖,軍土染疫,緣得「三生湯」(即生米、生薑、生茶葉搗碎烹煮),飲之而除疫,因此說缺乏典籍可考,難為疑古學者所徵引。

    唐代楊曄《膳夫經手錄》云:「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採其葉煮,是為茗粥。」到了北宋《夢粱錄》載:「冬月添賣七寶擂茶。」從此「擂茶」之名得以聞世,其中材料雖有三生、五味、七寶之別,但皆以茶為核心,其材料可隨舌尖喜好而調整。「大亂十年成一夢,與君安坐吃擂茶。」擂茶,因人民適逢亂世南遷,顛沛流離,其材料取之於山野,是有機的素蔬飲食,營養價值高;烹之於征途,治飢防風寒,是長途跋涉者的身心源泉,也是一種亂世中孕育出的飲食文化,然品之又顯優雅閒適,將生活哲學詩化。

傳統花布走向時尚

    客家花布是從克儉生活中,以剩布拼湊展演出來的服飾文化。中南部的客家人以藍染技術著稱,客家服飾以「客家藍衫」為主。北部的客家人,偏愛以花布製作衣褲,於是用花汁來印染笠布、頭巾及後來的藍衫邊滾,「花布」因此成為客家人的傳統文物。花布經過不斷改良、創意設計,使其逐漸走向時尚風潮。

缸甕窯映照陶壁藝術

    缸甕是農家生活基本需求,苗栗縣向來是陶藝重鎮,後來發現頭份有最早的客家窯廠。缸甕具有古典文化藝術色彩,到了近代,因空間裝置的需求,美濃朱邦雄博士親自精心設計,製作出陶壁藝術,使陶壁在空間藝術上發光,增添美濃窯的特色。

油紙傘傳承非物質文化

    油紙傘的傘面,結合傳統書法及國畫,經專業畫師精心彩繪,以書法題字落款,傳統工藝融入中國文化,就如此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清明時節雨紛飛,古鎮曲徑通幽,雨巷纏綿蘊藉,油紙傘中佳人,半為遮雨半遮羞,好一個清明煙雨,被油紙傘烘托得古典雅致唯美。

    浪漫台三線沿線有十六個客家庄,沿途風景秀麗,蘊藏客家文化,適合慢食、慢遊、慢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