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3日 星期四

刊登文章彙集(九)

 九十

【國學探究】老而不死是為賊?

人間福報|文/黃聰哲 2024.12.05

老,是個生命過程。面對老病相隨的課題,是該以「適者生存」的視角促使老人自然淘汰,還是以養護的人文觀點保障老人的生存權利?

由於醫療衛生的進步,人口老齡化成為世界趨勢。然而老年人口增多,容易導致社會保障成本增加,使其他年齡層產生相對剝奪感,不但會系統性、制度性地拒絕老人的權利,甚而催生出歧視老人的觀點。例如,日本人有「老害」的說法,用來形容那些占據資源卻對社會毫無貢獻的老年人。

《禮記‧大學》曰:「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老老長長謂尊老敬長,貴老敬長乃因近乎親,而親是情之最至者。中國傳統文化由親生情,並衍化出貴老敬長的社會習性,受到此種文化滋養,發展出「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俗諺,自有其文化背景。

老人是社會的「寶」,他們滿載歷史,見證了世界的變遷。然而談文化不能背離現實,老年人終究因「生理儲備量」降低,不但身體容易受到疾病侵襲,且「疾病感受度」提高。如此,不僅「養」成了核心問題,且如《論語‧為政》所言:「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身體有恙可以就醫,但在心理層次上的和顏悅色,才是孝的真情流露。

《禮記‧檀弓下》記載:原壤是孔子的老友,其母逝,夫子助其製作槨材,未料原壤竟然叩木而歌。所謂「里有殯,不巷歌」,何況是原壤自己的母親!隨從問,何不同他絕交?孔子回曰:「故者毋失其為故也。」意謂不要失去對老友應有的禮儀。

後世朱熹評曰:「母死而歌,蓋老氐之流,自放於禮法之外者。」似乎是以莊子妻死,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據典為評。清代詩人袁枚亦評曰:「原壤,狂士也,故孔子以杖叩之。」 

《論語‧憲問》言:「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上述章句,表達出兩種行為及三項評價。

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是以無禮表達出輕佻的內心世界;孔子用手杖輕敲原壤的小腿,是面對浪蕩子無聲的喟嘆。另以幼、長、老三個人生階段,提出「不孫弟」、「無述」、「為賊」的行為評價。

「幼而不孫弟」,「孫」是謙遜有禮,「弟」是恭敬友愛他人,此二者乃幼年倫常教育的基石,故言:「少稱不弟焉,恥也。」「長而無述焉」,「述,循也。」長大後,沒有可被他人遵循學習的地方,壯無所用,故言:「壯稱無德焉,辱也。」 

至於最後一句「老而不死是為賊」,若以此視老人為害、為賊,則是斷章取義,違逆了孔子的原意。因為章句的評述對象是無禮的原壤,而非泛稱所有長者,此其一。「賊者,敗也。敗者,毀也。毀者,缺也。」賊字本義具有殘害的意思,指原壤殘害禮法,故謂「老稱無禮焉,罪也」,此其二。朱熹認為,原壤「自幼至長,無一善狀而久生於世,徒足以敗常亂俗」,乃稱其為賊,此其三。

《論語‧為政》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大同世界是以「使老有所終」為理想目標,所以對老人家要孝養、敬養、終養,這才是中華倫理文化的底蘊。

九十

【國學探究】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人間福報 縱橫古今/文/黃聰哲 2025.01.02

性字,最早出現於金文,字形就像草木剛出土時的樣子;演進到隸書時,才以豎心旁加邊旁生字,來表達心性之義,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從字形而言,心表示欲求;生,既是聲旁也是形旁,表示天然萌發,在古籍中發現有些以「性」字借為「生」字,可為旁證。

清代阮元在《經籍籑詁》中就摘錄有關性字四十三則,由不同面向詮釋。

綜合語法針對性字分析:從生物學的觀點而言,就是繁殖、生兒育女;從心理層面來看,就是激情、熱情、溫情的心理發展,從而獲得樂趣、關愛和其他心理需求;從社會層面來看,性不僅遍布於人與人之間,進而遍布於社會各角落,為了與社會秩序相融合,因而制定有關性的的法律、制度;從文化層面來看,從性心理所形塑的觀念、道德、宗教、藝術、哲學,豐富了社會文化的內容。

在古籍中,性字較偏向以道德文化思惟詮釋。《廣雅》云:「性,質也。」質,就是天生稟性,所以唐代韓愈云:「性也者,與生俱生也。」孟子亦云「生之謂性」,荀子也認同「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

故人性,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又是人類所共有的心理屬性;這種屬性,不是後天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品性,而是人類天生的心理反射。 

德性之運用及正當的行為,非由一般的規則所律定,而是取決於有德者對於身處境況的洞察,從而判斷應該做什麼,這是中國古代德性倫理學的特色;然在性善、性惡說中,先哲又採用了許多可否證性的邏輯,略述於後。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進而申論仁義禮智之「四端」是人天生所固有,擴而充之則成聖人,若自謂不能,是自賊者也。孟子性善說,此其一。 

荀子曰:「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者、人為之。進一步論述:「凡人有所一同:飢而欲食,寒而欲煖,勞而欲息,好利而惡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無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性惡說,此其二。 

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以上三者同為氣質之性。告子性可善可惡說,此其三。

漢代揚雄曰:「人之性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性善惡混合說,此其四。 

《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言性,意在於警人慎習,非因論性而發,本意在於力言道德教育,使人性善惡產生移動,引發人類道德素養所形成的差異性。

人是道德的動物。美國學者佛蘭肯納(Frankena)云:「道德是為人而設,不是為人而活。」因此道德規範必須合情合理,切實易行。荀子則說:「性者天之就也。」不否認人的內心有天生秉性的存在,但道德也有後天學習而來。

然道德是可教的嗎?蘇格拉底主張:「德即是知識。」大部分中國先哲也主張可教。孔子認為君子「學則不固」,進而具體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因為人若缺乏道德素養,則人不能為人,國家也難以成為國家,世界也不能成為世界。 

善,是以知善為基礎,但不能僅止於修習善知識或享受善的美好,最終還是要以行善為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