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人類用來表示觀念、記錄語言、約定成俗的可見的符號系統。可知文字不僅用以思想的表達,更是心理情緒的傾洩,如果經過有計畫的調查統計,應可表達出人民潛在的心聲,因此舉辦「台灣年度代表字大選」活動,年年獲得國人熱烈參與和關注,每個字都刻畫了當年的社會意向與民眾想法。不僅發揮匯流民意的效果,也給施政者惕誡,成為施政權力下的警鍾,甚而從中體會社會的變遷。
在國外也有年度代表字大選,如美國韋氏公司就以線上辭典,追蹤詞彙使用量來選擇年度代表字,其二0二四年度代表字即「極化(polarization)」意謂著是一種非常具體極端的分裂。將美國大選後,民主黨與共和黨嚴重對峙,進而造成選民之間意識型態強烈分歧,形成非常直白的呈現,試想在極化的社會豈有贏家。又如英國牛津英語詞典,在二0二四年度代表字即「Brain rot(大腦腐蝕)」,其凶手就是網路,因社群網路的訊息簡化、快速、瑣碎,不僅降低人類的感知能力,隨著心智能力也降低。但也並非年度代表字皆為負面思維,如英國劍橋字典二0二四年度代表字即「manifest(顯化)」,就是以具體觀想與自我肯定的方式,而轉變為追求心想事成。
「台灣二0二四代表字」由聯合報主辦,邀請各界名人專家推薦代表字,再由民眾票選十字,依序為貪、鬥、騙、亂、韌、震、籌、險、安、電。其內涵遍及國安、政治、經濟、社安、兩岸問題及人民需求,字義正、負面兼具,雖言十字,然環環相扣,互為因果,將社會暗流做一次性的呈現,無異是執政者的警訊。
以「貪」字拿到第一高票,還真直指台灣社會問題核心,由貪字舖陳事理,不僅讓人思緒開朗,洞悉問題徵結不在雲霧飄渺間,而是在心底深處。「貪」與「貧」皆從貝字,「貧,財分少也。」(說文)會貪蚩是僅以財分少為由,不虞匱乏者亦會貪,其因何在?正如屈原所云:「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楚辭、離騒)只要貪念一起動,貪婪行為豈有終止之境,貪財的結果形成官商勾否,貪權則造成官員大權獨攬,不知分權制衡,獨斷專橫。
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與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禮論篇)欲念在荀子看來是本性,而求無度量分界就是貪,若不擇手段就以鬥以騙,則天下亂矣。這是台灣人心、社會、政治亂象的寫照。
「好和不争曰安。」(周書、謚法)安的字義正向,然在台灣由於戰後獨特而錯綜複雜的政治發展,使統獨之爭迤邐了半世紀以上,至今仍走不出這片陰霾。兩岸問題因主權爭議不好和,造成兩岸風雲密布,險象環生,百姓常憂險,導致人民產生不安全感,執政者宜多籌算,本著「眾緣和諧」的基石,倡議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多交流。「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前漢、賈誼傳)這是兩岸亂象的現實描述。
「韌,柔而固也。」(說文)韌性字義正面,然已被民進黨政客爛用了,賴總統於國慶大會信誓旦旦提升國家整體的「民主韌性」,未料民進黨立院黨團在南韓「六小時戒嚴風暴」發文表態肯定尹錫悅戒嚴是守護自由憲政體制,不僅引起國際輿論嘩然,尚遭韓媒《中央日報》的強烈措辭打臉:「昨日南韓、明日台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